安史之亂
唐代中葉安祿山、史思明發動的叛亂。玄宗天寶年間,政治日趨腐敗,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惡性膨脹。李林甫為相,為防止其他漢人入相,兵權委以蕃將,安祿山得以任平盧(治今遼寧朝陽),范陽(治今北京),河東(治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三鎮節度使,成為一個握有重兵的邊帥。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以奉密旨率兵入朝討楊國忠之名,起兵范陽,發動叛亂,率范陽、平盧兩鎮兵及羅、奚、契丹、室韋共十五萬,號稱二十萬人,進軍南下。沿途州縣官吏或開門出迎,或棄城逃避。叛軍在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渡過黃河,攻下陳留(今河南開封)、滎陽(今河南鄭州),又破東都洛陽。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國號燕,建元聖武。然後率兵西指,在潼關受到阻擊。唐將哥舒翰率臨時湊集的十多萬軍隊,出潼關以取洛陽,在靈寶(今河南靈寶)西原,中叛軍埋伏,全軍覆沒,哥舒翰被俘。叛軍乘勢入潼關,陷西京長安(今陝西西安)。玄宗率楊國忠等隨從倉惶西逃,越秦嶺而入巴蜀。河北諸郡、河南大部均被叛軍所占。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七月,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青銅峽北)繼位,尊玄宗為太上皇,組織唐軍抵抗,叛軍遂不得西進。至德二年,安祿山在洛陽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唐軍借得回紇兵,乘機反攻。九月,郭子儀等收復長安,十月,收復洛陽。安慶緒敗退鄴城(今河南安陽)。時安祿山部將史思明占據魏州(今河北大名),與安慶緒遙相呼應。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率兵六十萬,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圍攻鄴城。史思明率軍南下增援。六十萬唐軍由於指揮不靈,一觸即潰。史思明殺安慶緒,留其子史朝義守鄴,自回范陽,稱大燕皇帝。同年九月,史思明率軍南下,陷汴州,克洛陽,中原又入叛軍之手。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朝義殺其父史思明, 自稱皇帝,叛軍內訌,力量削弱。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代宗繼位,唐再借回紇兵,以雍王李适為元帥,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為副,率軍攻史朝義。唐軍連戰連捷,收復東京洛陽及鄭、汴等州,進逼河北。史朝義部諸節度使投降唐軍。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史朝義逃歸范陽,不得入城,自知窮途末路,遂自縊于山林之中。安史叛亂始平。自天寶十四年至廣德元年初,安史之亂歷時八年,波及中原廣大地區,使人民的生命財產蒙受了重大損失,經濟遭到極大破壞。唐朝亦由盛而衰,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字典分解
安史的解釋 唐 安祿山 、 史思明 的並稱。兩人為發動安史之亂的首領。 清 王夫之 《讀通鑑論·唐宣宗》:“ 安史 作逆以後, 河 北亂, 淄青 亂…… 澤潞 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