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紇
古族名。維吾爾族的唐代譯名。源出丁零。北魏時稱袁紇,隋時改稱韋紇。貞元四年(788)自請改稱回鶻。原居鹿渾海(鄂爾渾谷口),漸輾轉遷徙於色楞格、土拉、鄂爾渾三水之間,歷臣於柔然、突厥、薛延陀。貞觀二十一年(647)首領吐迷度率眾歸唐,唐以其地置瀚海都督府,拜吐迷度為都督;其子婆閏襲爵,助唐平定西突厥。七世紀八十年代,後突厥興,其部分裂為兩支,一支臣於後突厥,一支南徙甘涼歸唐。八世紀二十年代兩支複合聚漠北。天寶三載(744)骨力裴羅開創漠北回紇汗國,共存在一百零四年,傳十五主。貞元十一年(795)以前其汗統皆出自藥羅葛氏。建牙於烏德鞬山(遺址在今哈喇巴喇哈遜),極盛時東役奚、契丹,北役九姓,西接黠戛斯,南鄰唐,盡有東突厥汗國故地。與唐結盟,助唐平安史之亂,守北庭安西。唐朝先後嫁寧國、鹹安、太和公主予其可汗。與唐朝的絹馬互市規模很大。可汗大部分受唐冊封。畜牧業經濟有發展,並建有城鎮。繼承和發展了後突厥汗國的文化,使用突厥文。九世紀四十年代,因天災與內亂,為黠戛斯所敗,汗國崩潰。部眾分四支遷徙,一支南遷內地;一支西遷安西,史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一支遷甘涼,史稱“甘州回鶻”;一支遠徙蔥嶺西,史稱“哈喇汗朝”或“黑汗王朝”、“蔥嶺西回鶻”。遼宋以後,西域所謂的“回紇”、“回鶻”,與“回回”相似,一般指信伊斯蘭教之操突厥語民族,而維吾爾族則稱“畏兀兒”。
回紇字典分解
回紇的解釋 古代民族名兼國名。為 袁紇 後裔,初受 突厥 統轄, 唐 天寶 三年滅 突厥 後建立可汗政權, 貞元 四年改稱 回鶻 , 開成 五年被 黠戛斯 所滅,餘眾分三
回的解釋 回 (③迴) huí 還,走向原來的地方:回家。 掉轉:回首(回頭看)。回顧。回眸。回曖。妙手回春。 曲折,環繞,鏇轉:迴旋。迴腸。迴廊(曲折迴環的走廊)。 答
紇的解釋 紇 (紇) hé 下等的絲。 紇 (紇) gē 〔紇繨〕同“疙瘩”,紗線繩等打成的結、小球形或塊狀物。 (紇) 筆畫數:6;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