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參議院

歷史字典解釋

(1) 中華民國參議院的簡稱,存在於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和北洋政府初期。見“中華民國參議院”。(2)北洋政府時期違反《臨時約法》的非法議會之一。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之後,祺瑞的執政府不肯恢復第二次解散的國會,孫中山南下護法,電請國會議員擇地開會。此年七月,段祺瑞通電各省,徵求召集臨時參議院的意見,誣稱是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來籌劃的。九月下令召集,十一月十日開會。這個參議院也仿照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的辦法,由各省行政長官選派議員組成,主要任務是修改元年所定有關國會的各種法規,以便過渡組成“正式國會”。次年八月十一日所謂“第二屆國會”成立,臨時參議院解散。

詞語分解

  • 臨時的解釋 非正式的;短期的、暫時的 臨時總統這本參考書臨時借用一下臨時辦法詳細解釋.謂當其時其事。《後漢書·段熲傳》:“臣每奉詔書,軍不內御,願卒斯言,一以任臣,臨時量宜,不失權便。” 唐 張九齡 《敕西州
  • 參議院的解釋 一些國家兩院制議會的上議院的名稱之一。

歷史官職推薦:內官散官

明朝專授予宦官的散官。洪武四年 定製,凡宦官正四品授中正大夫,從四品授中侍大夫,正五品授中衛大夫,從五品授侍直大夫,正六品授內侍郎,從六品授內直郎,正七品授正奉郎,從七品授正衛郎,正八品授司奉郎,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臨時參議院歷史

相關歷史

臨時參議院_臨時參議院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