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臨時政府
辛亥革命時期在南京建立的臨時中央政權。武昌起義成功,各地紛紛回響,短期內已有很多省區脫離清政府而宣告獨立。1911年11月(九月)首義的湖北和上海地區同時發起籌組中央政權的倡議。經過爭議,11月30日(十月十日)獨立各省代表會議在漢口開會,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南京光復後,議決建都南京,代表會議移往南京繼續舉行。12月25日(十一月六日)孫中山回國,29日(十日)代表會議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廢除清帝年號,以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發表宣言,公布內政外交方針;通過國務員名單,組成臨時政府。1月28日成立臨時參議院,行使議會職權;同時設立法制局,擬訂法律;設立參謀部,統一領導軍事;並發行臨時政府公報。在政府各部和參議院中,雖有立憲派和舊官僚參加,但同盟會員仍占多數,革命黨人居於領導地位。在孫中山領導下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政策法令,對嚴明政治、改進司法,提倡教育、移風易俗和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尤為重要的是, 3月11日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冶體制,使共和觀念從此深入人心。帝國主義支持袁世凱陰謀篡奪全國政權,立憲派和舊官僚也在革命陣營內部極力鼓吹對袁妥協。在各方面的壓力下,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對袁世凱步步退讓。按照南北議和的約定, 2月12日清帝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13日孫中山履約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經過建都之爭,孫中山等允許袁世凱在北京就職。孫中山正式解職。4月5日臨時參議院議決政府北遷,南京臨時政府僅存在了三個月即告結束。
南京臨時政府字典分解
南京的解釋 (1).古都名。 唐 安史 之亂, 玄宗 奔 蜀 。到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遂將 蜀郡 改為 成都府 ,建號 南京 。 唐 李白 《上皇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