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勛復辟
張勛字紹軒,江西奉新人,原為清舊軍軍官,後至小站投靠袁世凱,曾隨袁世凱在山東殘酷鎮壓義和團。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起多次扈從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受到賞識,辛亥前已升任江南提督駐軍南京。江浙革命聯軍進攻南京時,張負隅頑抗,並在城內大肆捕殺革命黨和民眾。南京光復,敗退徐州。清廷為獎其忠心,破格授以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但未及就任清已滅亡,張卻因此對清廷感恩戴德。進入民國後,張勛及其所部不剪辮髮,表示不忘清室,故被稱為“辮帥”,一直夢想“大清”復辟。1913年袁世凱派張勛鎮壓“二次革命”,攻陷南京,縱兵燒殺,再次洗劫南京。1916年任安徽督軍,所部已達兩萬多人,屯駐徐州。袁世凱死後,張勛多次邀集各省軍閥在徐州會議,以盟主自居,暗中策劃復辟清朝。1917年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矛盾尖銳,段被免職,唆使各省督軍宣告獨立,黎束手無策。張勛表示願任調停,企圖乘機實現復辟,黎電召張勛入京。6月14日張勛假調停之名率三千辮子軍進入北京,另一復辟派康有為也從上海趕到北京,參與策劃復辟。7月1日張勛擁清廢帝溥儀重登皇位,宣告清朝復辟,恢復一切清制,張自封為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史稱張勛復辟,又稱丁已復辟。張勛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舉國一致的反對,各地口誅筆伐痛斥張勛叛國罪行。段祺瑞見復辟已犯眾怒,黎元洪也被趕下台,立即組織討逆軍進攻北京。7月12日張勛兵敗逃入荷蘭使館,清帝再次宣布退位,張勛復辟醜劇僅存在十二天就宣告失敗。
張勛復辟字典分解
復辟的解釋 失位的君主復位。泛指被推翻的統治者恢復原有的地位或被消滅的制度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