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水外監
官署名。北宋置於澶州,掌就近治理河渠之事。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後,或置外都水使者領之。又置南、北外都水丞司,以外都水丞領之,分治河事。徽宗宣和三年(1121)罷。南宋高宗紹興九年(1139)復置,十年罷歸工部。
宋都水監置局於澶州,號稱都水外監。元豐改制後有時置外都水使者,就近治理河渠之事。又置南北外都水丞司,以南北外都水丞各一人主管,下設都提舉官八人,監埽官一百三十五人,分治河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罷,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復置南外都水丞司於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北外都水丞司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市),十年(公元1140年)罷歸工部。
都水外監字典分解
外監的解釋 (1). 唐 代奉皇帝命在外監軍的宦官。 唐 許渾 《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詩:“外監多假帝王尊,威脅偏裨勢不存。”(2). 宋 代都水監的別稱。掌管河流堤堰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