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才
漢朝選舉科目。西漢稱秀才,始於武帝元封五年(前106)。東漢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為茂才,或茂材。建武十二年(後36)詔三公舉茂才四行各一人,司隸州牧歲舉茂才一人,遂為歲舉常科。西漢多除地方縣令。三國沿之,亦有稱秀才者。晉以後復稱秀才。
茂才,也寫作“茂材”,西漢時稱秀才,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其義為“才能優異”,為漢代舉薦人才的科目之一。《後漢書·廉范傳》:“舉茂才,數月,再遷為雲中太守。”《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今刺史、守相不明真偽,茂才、孝廉歲以百數,既非能顯,而當授之政事,甚無謂也。”
茂才字典分解
茂才的解釋 [scholar;skilful writer] 即“秀才”。東漢時,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將“秀才”改為&
茂的解釋 茂 mào 草木旺盛:茂盛。豐茂。 美,有才德:茂士。茂才(即“秀才”)。 有機化合物,環戊間二烯的簡稱。無色液體,用來制農藥、塑膠等。 古同“懋”,勉。 筆
才的解釋 才 (③④纔) cái 能力:才能。口才。這人很有才幹。 指某類人(含貶義):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來。現在才懂得這個道理。 僅僅:才用了兩元。來了才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