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底斯山
在今西藏西南部,和喜馬拉雅山隔雅魯藏布江河谷平行,西自獅泉河和噶爾藏布匯流處起,向東延伸,東接念青唐古拉山,長約二千餘里。其主峰岡仁波齊峰,在阿里普蘭縣北。《清一統志·西藏》:“唐古特言岡底斯者,猶言眾山水之根。”外人曾稱之為“外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是印度洋水系和內流水系的分水嶺。
在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東西走向,南與喜馬拉雅山平行,東接念青唐古拉山。山名藏語意為“眾山之主”。《大清一統志》:“其山高五百五十餘丈,周一百四十餘里。四面峰巒陡絕,高出乎眾山者百餘丈。積雪如懸崖,皓然潔白,頂上百泉流注,至山麓,即伏流地下。”康熙帝曰:“梵書言四大水出於阿耨達山下,有阿耨達池,以今考之,意即岡底斯山是。唐古特言岡底斯者,猶言眾山水之根,與釋典之意相合。”又“以此處為天下之脊”。系褶皺斷塊山系,南側陡峭,北側較和緩。海拔約6000米。主峰岡仁波齊峰(6656米),藏語意為“雪的寶貝”,在普蘭縣瑪旁雍錯北,為著名佛教聖山。東段的冷布崗日(羅波峰,7095米)為其最高峰。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地理界線,南為藏南谷地,北為藏北高原,也是中國外流水系和內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