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鎮
①北宋置,屬當塗縣。在今安徽當塗縣東北五十里。為漢丹陽縣治故址。現一鎮分屬二省,南鎮屬安徽當塗縣,北鎮屬江蘇江寧縣。
②即今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西南丹洲鎮。《明史·地理志》 懷遠縣:“萬曆十九年移治丹陽鎮。”即此。
(1)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西南部、雞籠山南麓,丹陽河源地,西、南鄰安徽省。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小丹陽鎮,人口8000。秦設丹陽縣於此。漢因丹陽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州市,故稱小丹楊。隋代改稱小丹陽。1949年置小丹陽鎮。1956年改置小丹陽鄉。1957年山崗、興隆二鄉省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丹陽鄉,1987年改置丹陽鎮。產稻、小麥、油菜籽、薯類,盛產松、杉、茶、果。有鐵、鉀長石等礦產。有農機、糧油加工、採礦、紡織等廠。寧小、常當公路經此。(2)在安徽省當塗縣東北部。面積58.2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小丹陽,人口 1600。因秦為丹陽縣治所,故名。1949年為丹陽鎮,1958年成立丹陽公社,1983年復置丹陽鎮。產稻、小麥、油菜籽、甘薯。有林場、茶園、果園等。水產養殖業興盛。有軋鋼、農機、水泥預製件、人造革、食品加工、釀酒等廠。鎮區沿丹陽新河和公路分布。為縣境古鎮。鎮中以一巷之隔分屬皖、蘇兩省。當溧、當江公路交會於此。丹陽新河航運通姑溪河。(3)在福建省連江縣北部。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丹陽,人口 5020。古楓樹成林,秋季火紅一片,故名。1958年設丹陽公社,1984年置鎮。盛產茶葉、香菇。有制茶、石板材、農機、發電等廠。104國道經此。古蹟有朱熹講學堂、唐寶林寺。
丹陽鎮字典分解
丹陽的解釋 (1).銅的別稱。 唐 呂巖 《寄白龍洞劉道人》詩:“競向山中尋草藥,伏鉛制汞點丹陽。”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一:“余家有古鏡,背銘云:‘ 漢 有善銅出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