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縣

五原縣怎么寫好看

五原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西漢元朔二年(前127)置,屬五原郡治所或即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南堡子灣古城(一說在今包頭市西哈德門溝口古城堡)。《水經·河水注》:河水“又東徑九原縣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西北接對一城,蓋五原縣之故城也,王莽之填河亭也”。

北魏建義元年(528)析銅鞮縣置,屬襄。治所在今山西沁縣境。北齊廢。

西魏大興縣置,為五原郡治。治所即今陝西定邊縣。後又改為大興縣。隋復改五原縣,大業二年(607)為鹽川郡治。唐初為鹽州治。北宋廢。

④1912年改五廳置,屬山西省。治所隆興長村(今內蒙古五原縣)。1914年屬綏遠特別區。1928年屬綏遠省。1954年屬內蒙古自治區


(1)古縣名。(1)西漢置,治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北。屬五原郡。東漢末廢。(2)北建義元年(528年)分鄉郡之銅鞮置,治所不詳,當在今山西省沁縣境。北齊廢。(3)北魏置,治今陝西省定邊縣。北周改大興縣,為五原郡治。隋又改五原縣,屬鹽州。唐貞觀元年(627年)廢,二年復置。宋初,地入西夏。(2)今縣名。在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屬巴彥淖爾市。面積 2569 平方千米。人口28.8萬。轄3鎮、18鄉。縣人民政府駐隆興昌鎮。因有龍游原、乞地千原、青嶺原、岢嵐正原、橫槽原環繞縣境,因以名五原。古為匈奴牧地。秦為九原郡地。漢置廣牧縣,屬朔方郡。隋置九原縣,為五原郡治。唐九原縣為豐州治。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置五原廳,寄治包頭鎮,隸歸綏道。1912年改為五原縣,治所移至隆興昌(今五原縣城關鎮),隸綏遠觀察使,1928年隸綏遠省。1942年劃出西部置晏江縣。1949年隸陝壩專員公署,1954年隸河套行政區,1958年隸巴彥淖爾盟,同年廢達拉特後旗併入。2003年屬巴彥淖爾市。地處黃河北岸、河套平原中部。屬中溫帶乾旱氣候。農產小麥、玉米、葵花子、甜菜、籽瓜、糜黍等,畜產牛、馬、羊、豬。工業有製糖、化肥、玻璃製品、糧油加工、農機修造、建材等廠。包蘭鐵路110國道經此。古蹟有五分橋古城遺址、廣牧古城遺址,紀念地有抗日烈士公墓。

詞語分解

  • 五原的解釋 .關塞名。即 漢 五原 郡之 榆柳塞 。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 五原縣 。《漢書·匈奴傳下》:“ 呼韓邪單于 款 五原塞 ,願朝三年正月。” 唐 賈至 《出塞曲》:“傳道 五原 烽火急,單于昨夜寇新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石嘴山市郊區

舊區名。年由石嘴山市原惠農縣轄區設定。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惠農縣境。年撤銷,復設惠農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五原縣歷史

相關歷史

五原縣_五原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