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又稱“胡”。有學者認為即周代典籍中所見之薰粥、狁。戰國時期,分布於秦、趙、燕(西部)三國之北,三國皆築長城以拒之。秦始皇命蒙恬北征匈奴,取“河南”(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地。秦漢之際,匈奴冒頓單于統一各部,建立了橫跨大漠南北的匈奴國家。轄地相當今內蒙古、新疆大部、蒙古國、俄羅斯貝加爾湖東西、葉尼塞河、鄂畢河上游地區及哈薩克斯坦齋桑地區。與西漢和親後,相約以長城為界。其統治中心——單于庭,在今陰山地區。武帝時,多次與匈奴戰爭,統治中心移入蒙古國,“漠南無王庭”。宣帝時,匈奴內亂,“五單于爭立”,呼韓邪單于臣服於漢朝,戰勝了對立勢力。東漢光武帝時,匈奴分裂為二:南下歸附漢朝者稱南匈奴,入居漢沿邊北地、朔方、五原、西河、雲中、定襄、雁門、代諸郡,主要在今內蒙古黃河南北之地,單于庭在美稷縣(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留在漠北者稱北匈奴,單于庭仍在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地區。和帝時,竇憲等大舉北征,抵燕然山(今杭愛山)、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北匈奴被逼西遷。留在本土之匈奴部落為鮮卑所並。三國以後,南匈奴部分併入鮮卑,大部分逐漸與漢族等融合,不復存在。
匈奴字典分解
匈奴的解釋 [Hsiung-Nu;Hun] 古代的一個遊牧民族,與 [第4、5世紀侵入歐洲的] 匈奴族有血緣關係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國歷史上的戎族與狄族。據中國史籍記載,公
匈的解釋 匈 xiōng 〔匈奴〕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稱“ 古同“胸”。胡”。 筆畫數:6; 部首:勹; 筆順編號:353452
奴的解釋 奴 nú 階級社會中受壓迫、剝削、役使的沒有人身自由的人:農奴。奴隸。奴婢(男女奴僕)。奴顏婢膝。奴性。 像對待奴隸那樣地:奴役。奴使。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