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
在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南傍黃河,北界蒙古國。面積6.4萬平方千米。人口176.1萬(市轄區52.1萬),有蒙古、漢、回、滿、達斡爾等19個民族,其中蒙古族占4%。轄臨河區和五原、磴口2縣和杭錦後、烏拉特前、烏拉特中、烏拉特後4旗。市人民政府駐臨河區。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1956年設盟時,以現阿拉善旗的吉蘭泰鹽池盛產鹽得名。清順治五年(1648年)蒙古烏拉特部從呼倫貝爾遷此駐牧,置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俗稱三公旗,屬烏蘭察布盟。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置五原廳,隸歸綏道,管理該處墾區及烏拉特三旗、鄂爾多斯右翼後旗等蒙民交涉事務。1912年廳改五原廳為五原縣,隸綏遠觀察使公署。1925年析達拉特旗、杭錦旗置臨河設治局,隸綏遠特別行政區。1929年設治局改為臨河縣,隸綏遠省。1928年析阿拉善旗置磴口縣,隸寧夏省。1942年增置安北、晏江、狼山、米倉四縣和陝壩鎮籌備處,並在陝壩鎮成立綏遠省臨時政府,轄後套地區。1945年廢綏遠省臨時政府。1949年置陝壩專員公署,隸綏遠省,轄臨河、五原、安北、晏江、狼山、米倉六縣和陝壩鎮。1954年撤銷公署,置河套行政區,治所臨河鎮;同年晏江縣改為達拉特後旗,米倉縣改為杭錦後旗。1956年將甘肅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額濟納自治旗、寧夏省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廢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置巴彥淖爾盟;治巴彥浩特市,轄阿拉善旗、額濟納旗、磴口縣。1958年撤銷河套行政區,所屬旗縣併入巴彥淖爾盟;同年撤銷安北縣、達拉特後旗、狼山縣,分別併入烏拉特前旗、五原縣、臨河縣;同時從烏蘭察布盟析出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後聯合旗劃歸巴彥淖爾盟。1960年撤銷磴口縣,置巴彥高勒市,析出烏拉特前旗劃入包頭市。1963年復歸巴彥淖爾盟。1964年撤銷巴彥高勒市,復置磴口縣。1969年析出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劃入甘肅省,阿拉善左旗劃入寧夏回族自治區。1970年盟公署遷駐臨河鎮。1979年5月至7月阿拉善左、右旗、額濟納旗分別由寧夏和甘肅兩省區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同年12月析出阿拉善左、右旗、額濟納旗置阿拉善盟。1982年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潮格旗分別改為烏拉特中旗和烏拉特後旗。1984年撤銷臨河縣置臨河市。2003年巴彥淖爾盟和縣級臨河市撤銷;設立地級巴彥淖爾市。原巴彥淖爾盟所屬行政區域劃入;原臨河市改區。地處內蒙古高原陰山山脈西部。黃河在此由北轉向東流,形成河套平原。屬中溫帶乾旱氣候。農產小麥、玉米、穀子、稻、胡麻、甜菜等。為自治區主要產糧區之一。“河套蜜瓜”為當地名產。畜產牛、馬、綿羊、山羊、駱駝、豬。礦產有金、硫鐵、銅、鉛、鋅、鉻鐵、煤等。工業有電力、化肥、機械、製糖、皮革、地毯等廠和硫鐵礦、銅礦、煤礦等。包蘭鐵路、110國道經此。古蹟有九原郡城、頭曼城、沃野鎮城、新呼熱古城、高闕城、雞鹿塞遺址和趙、秦、漢、北魏長城遺址。名勝遊覽地有烏梁素海、烏拉山大樺背、阿貴廟和黃河三盛公樞紐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