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巴邑

巴邑

集鎮名。在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東北部。屬故市鎮。人口2300。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下邽縣改為夏封縣,治遷雄霸城即此。太和三年(479年)撤。西魏大統三年(537年)復。隋大業元年(605年)仍名下邽縣,十年治遷今下吉鎮。明得今名,清曾設巴邑鎮。現為農貿集市。有公路通渭韓公路。

巴邑字典分解

巴的解釋 巴 bā 粘結著的東西:泥巴。鍋巴。 貼上,依附在別的東西上:飯巴鍋了。巴結別人。 貼近:前不巴村,後不巴店。 盼,期望:巴望。 張開:巴著眼睛。 古國名,在今

邑的解釋 邑 yì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悶不安。 筆畫數:7

多學一學:巴彥浩特鎮【歷史地名】

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東南部、賀蘭山西麓,西緣騰格里沙漠。盟、旗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4.1萬。巴彥浩特,蒙古語意為“富饒的城”。鎮區由舊城、新浩特(城)組成。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阿拉善和碩特旗,為治所。舊名定遠營。1952年設巴彥浩特蘇木,1955年改鎮,1956年改市,1958年為旗轄鎮,1990年直屬盟。1958年降為阿拉善旗轄鎮。1979年為阿拉善盟駐地

巴邑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