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陽郡
歷史字典解釋:
①三國魏文帝時置,屬荊州。治所在安昌縣(今湖北棗陽縣南)。後廢。東晉末改義陽國復置,移治平陽縣(今河南信陽市)。南朝宋屬南豫州,後為司州治。轄境相當今河南信陽市與信陽、羅山二縣和桐柏縣東部及湖北隨州、廣水二市、大悟縣部分地。南齊改為北義陽郡。梁為司州治。東魏武定七年(549)改為義陽郡,為南司州治。北齊為郢州治。北周為申州治。隋開皇初廢。大業三年(607)改義州為義陽郡。治所平陽縣亦改為義陽縣。唐初改為申州。天寶元年(742)復改義陽郡。乾元元年(758)復改為申州。
②西晉太康九年(288)改義陽國置,治所在新野縣(今河南新野縣)。轄境相當今河南鄧州、信陽二市與新野、唐河、桐柏、信陽等縣及湖北隨州、棗陽、廣水等縣市地。永寧元年(301)改為新野郡。
③東晉分南平郡置,屬荊州。治所在今湖南安鄉縣西南。南朝宋改為南義陽郡。
④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屬巴州。治所在義陽縣(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陽鎮)。轄境相當今四川巴中市西南部地。隋開皇三年(583)廢。
⑤南朝梁置,為北江州治。治所在義陽縣(今湖北黃陂縣北七十里木蘭山北)。隋廢。
⑥東魏天平四年(537)改郢州置,屬豫州。治所在真陽縣(今河南正陽縣北)。北齊廢。
(1)三國魏文帝置,治安昌縣(今湖北棗陽市南)。屬荊州。尋廢。(2)東晉末改義陽國置,治平陽縣(今河南信陽市南)。南朝宋屬南豫州。轄境相當今河南省信陽、羅山等市縣和桐柏縣東部,湖北省廣水、大悟、隨州等三市縣部分地區。後為司州治。南朝齊改北義陽郡,梁復舊。東魏末為南司州治。北齊為郢州治。北周改名宋安郡。隋開皇初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分別改義州、申州為義陽郡。地當南北交通要衝;有平靖、黃峴、武陽三關之險,為東晉、南朝北邊要郡。(3)東魏天平四年(537年)改郢州置,治慎陽縣(今河南正陽縣北)。屬豫州。轄境相當今河南省正陽縣地。北齊廢。(4)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析閬中縣置,治義陽縣(今巴中市西南恩陽鎮)。轄境約當今四川省巴中市西部地區。屬巴州。隋開皇三年(583年)廢。
詞語分解
- 郡的字典解釋 郡 ù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平甸縣
元至元十三年置,屬嶍峨州。治所在今雲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西南郊中古城。二十六年廢。 古縣名。元至元十三年年置,治今雲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西南中古城。屬嶍峨州。二十六年廢。
猜你喜歡:
{{item.use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