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縣
宜春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西漢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屬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寰宇記》 卷109宜春縣:“縣側有暖泉從地湧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縣。” 三國吳寶鼎二年 (267) 改屬安成郡。西晉太康元年 (280) 以避太后諱,改名宜陽縣。隋開皇十一年 (591) 於縣置袁州,移宜陽縣於袁州 (今宜春市) 東五里。十七年 (597) 復改為宜春縣。唐武德四年 (621) 仍移治今宜春市,為袁州治。元為袁州路治。明為袁州府治。民國初屬江西廬陵道。1926年直屬江西省。1979年析置宜春市。1985年撤銷宜春縣,併入宜春市。
②金大定七年 (1167) 置,屬會寧府。治所在今吉林松原市東南小城子古城。元廢。
(1)古縣名。(1)西漢置,治今河南省汝南縣西南。屬汝南郡。東漢改名北宜春縣。(2)金大定七年(1167年)置,治今吉林省扶餘市東南小城子。屬會寧府。元廢。(2)古舊縣名。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治今江西省宜春市區。屬豫章郡。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長沙王子成為侯於此。後有廢置。自隋至清先後為袁州、宜春郡、袁州路、袁州府治。1979年縣城區析出置宜春市。1985年撤宜春縣,併入宜春市。
詞語分解
- 宜春的解釋 .適宜於春天;適應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閣》詩:“灑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閣 上最宜春。” 後蜀 閻選 《八拍蠻》詞:“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達夫 《將之日本別海裳》詩之三: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手山
即今遼寧遼陽市西南十五里首山。《遼史·地理志》東京遼陽府:駐蹕山“俗稱手山。山巔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狀,泉出其中,取之不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宜春縣歷史
猜你喜歡
董遵的歷史解釋
明浙江蘭溪人,字道卿天津都統衙門的歷史解釋
全稱暫行管理津郡城廂橫制頹波的歷史解釋
制遏制。頹波向下奔流潭東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西省南康市東南部太康失國的歷史解釋
啟在確立夏後氏家天下劉準的歷史解釋
宋慶元鄞縣人,號南窗民不堪命的歷史解釋
不堪受不了。命政令,小腆紀年附考的歷史解釋
書名。清徐鼒撰。二十向戌的歷史解釋
春秋時宋國人。官左師木格鎮的歷史解釋
在廣東省廣寧縣西南部呂耀斗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陽湖人,字庭芝洞庭西山的歷史解釋
即西洞庭山。烏城縣的歷史解釋
古縣名。唐貞觀十二年安東將軍的歷史解釋
官名。東漢獻帝始置,完顏珣的歷史解釋
即金宣宗。江源的歷史解釋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金漿玉醴的歷史解釋
醴甜酒甘甜的泉水。指萬人冢的歷史解釋
又稱大唐天寶戰士冢。安惠王的歷史解釋
即朱楹。日出冰消的歷史解釋
其他太陽出來,冰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