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
松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今河北易縣西南七十里松山。《方輿紀要》 卷12清苑縣: 松山,“其山多松”。因名。
②又作大松山。在今河北赤城縣西南。以山上有古松盤曲,故名。北宋天禧四年 (1020),契丹主隆緒如鴛鴦濼,遂獵於松山。又明代永樂中北征,亦嘗駐蹕於此。
③在今內蒙古喀喇沁旗西界、河北圍場縣東界。《遼史·地理志》: 中京大定府有松山。同書 《游幸表》: 開泰九年 (1020) 八月,“獵於遼河之源”; 九月,“獵於松山”。清乾隆 《熱河志》 卷66: 納喇蘇台山 “漢名松山,在平泉州屬喀喇沁右翼旗西八十里”,即遼中京大定府松山。今圍場縣東境有大松樹溝村,松山應在其近處。
④在今遼寧凌海市西南松山鄉境。明 《遼東志》卷1: 松山在 “ (錦州) 城南二十五里”。明宣德三年 (1428) 置中左千戶所於此。《清一統志·錦州府一》: 松山 “在錦縣 (今錦州市) 南十八里。山之西即舊松山所城”。明末,此為重要戰場。崇禎年間,總督洪承疇守松山,為後金兵圍攻,城破投降。
⑤在今福建霞浦縣東十里。《方輿紀要》 卷96霞浦縣: 松山 “下有松山港。昔時風濤險惡,歲患溺舟,後流沙漸合,有徑可行。正統九年,徙置烽火寨于山下。其對峙者曰後崎山。山全體皆石,巨細磊砢,爭奇競秀”。
⑥即今台灣省台北市東松山區。原為高山族凱達格蘭平埔人貓里鍚口社,清嘉慶二十年 (1815) 改為鍚口。日本占領期間於1920年改名松山。
⑦即今山東五蓮縣東分嶺山。《水經·濰水注》:析泉水 “出析泉縣北松山”。元於欽 《齊乘》 卷4稱:“松山今曰分流山,在馬耳山西。”
⑧在今甘肅永登縣東北,接天祝藏族自治縣界。《清一統志·蘭州府一》: 松山 “在皋蘭縣北二百餘里,接涼州府平番縣界。有大、小二山。一名密哈山。番人謂肉密哈,言此山多禽獸可資肉食也。明永樂中,驅番部於河外,松山為內地。成化初,博囉入據河套,松山遂為所有。萬曆初,克酬卓哩克圖等盤據松山,蘭境每被荼毒。莊、涼遂成一線。後兵備張棟等分路堵剿,再大破之。自是遁跡沙漠,松山復為內地”。明、清於此置松山堡。
(1)古山名。(1)又稱大松山。在今河北省赤城縣西南。因山有松盤曲,故名。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契丹主隆緒如鴛鴦濼,遂獵於松山,即此。(2)在今遼寧省凌海市西南。西側有松山堡,明宣德五年(1430年)置廣寧中左千戶所於此。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克松山,俘洪承疇等。(3)在今甘肅省永登縣東北。明成化初為韃靼侵占。萬曆初又歸明有。明清時期於其地置松山堡。(2)村名。在福建省霞浦縣東部、福寧灣西北側。屬州洋鄉。人口 3350。以有山形似覆舟名覆舟山、船山,衍為今名。有造船、冷凍等廠。海產梭子蟹聞名。為福寧灣重要港口之一。有公路接沙閭公路。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參將黎鵬舉在此抗倭大捷。(3)即“東望洋山”。
詞語分解
- 松的字典解釋 松 (②松④鬆) ō 種子植物的一屬,一般為常綠喬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節油等。種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針。松脂。松香。松子。 稀散,不緊密,不靠攏,與“緊”相對:捆得太松。土質鬆軟。蓬鬆。寬鬆。疏鬆。鬆懈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羊角水隘
即羊角營。今江西會昌縣南羊角城。《方輿紀要》卷贛州府會昌縣:羊角水隘“在縣南。《志》雲,縣東之水自武平來者為湘江, 自汀州來者為綿江,合流經縣之東北,屈曲縈迴,三面阻水,獨以一面南扼閩廣之沖。羊角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松山歷史
猜你喜歡
吳志忠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吳縣人,字有堂王榮的歷史解釋
生卒定州今河北定縣人鉗盧陂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南鄧州市東南。負才尚氣的歷史解釋
見負才任氣。唐孫元晏桂琛的歷史解釋
生卒五代時僧。鎮州常遺笑大方的歷史解釋
謂讓內行見笑。語出莊侍中寺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漢置,為侍中分鄉鎮的歷史解釋
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湘黔鐵路的歷史解釋
原擬由湖南株洲至貴州福至心靈的歷史解釋
謂人遇福運,心思也變由此其選也的歷史解釋
由因。選指選拔出來的鄧康的歷史解釋
生卒東漢南陽新野人。八字腦的歷史解釋
在今江西波陽縣西,鄱鄭延昌的歷史解釋
字光遠。鹹通進士。從祖逖之誓的歷史解釋
晉書祖逖傳元帝時藩王趙仲將的歷史解釋
北齊平原人。趙彥深子楊難當的歷史解釋
盛子。魏太武帝神初,三育鎮的歷史解釋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唐眜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一作唐蔑。楚將南就聚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南南陽縣南。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