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水
①又名柴汶。即今山東新泰市西北之小汶河,西流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汶河。《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齊師圍成。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杜註: “淄水出泰山樑父縣西,北入汶。” 《水經·汶水注》: “汶水又南,左會淄水,水出泰山樑父縣東……淄水又徑梁父縣故城南,淄水又西南徑柴縣故城北,世謂之柴汶矣。”
②又作菑水或甾水。即今山東中北部淄河。下游古今有變化。《尚書· 禹貢》 青州: “濰、淄其道。” 《漢書·地理志》 泰山郡萊蕪縣: “原山,甾水所出,東至博昌 (今博興縣東南) 入泲。”《水經· 淄水注》: “淄水東北合時水入海。” 按《史記· 河渠書》: “於齊,則通菑、濟之間。”其事當在戰國時,則戰國前淄水本單獨入海。溝通菑、濟之初,蓋分菑入濟,菑水正流仍當入海。《史記·夏本紀》 正義引 《括地誌》: “淄州淄川縣東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俗傳雲,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若漆,故謂之淄水也。” 未知何時入濟之流轉盛,而入海之菑遂絕,至西漢後期猶然,此即 《漢書· 地理志》 所載狀況。東漢又還復入海故道,即 《水經》、酈注所載。金、元以前大致走今小青河下游入海。金、元後又改入青水泊。清代以來清水泊淤塞,淄水改合小清河入海。
古水名。又作菑水。(1)《尚書·禹貢》青州:“濰、淄其道。”即今山東省淄河,惟下游多變遷。戰國前此水單獨入海。後溝通了淄、濟,初則分淄入濟,淄水正流仍當入海。後入濟之流轉盛,而入海之流遂絕。東漢又還復入海故道。金、元以前大致走今小清河下游入海,金、元以後又改入清水泊。清代以來清水泊淤塞,淄水改合小清河入海。(2)又名柴汶。上源即今山東省新泰市西北羊流河,西南流合今小汶河,又西流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汶河。《春秋》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齊師圍成,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即此。
淄水字典分解
淄的解釋 淄 zī 〔淄河〕水名,在中國山東省。 古同“緇”,黑色。 筆畫數:11;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55525121
水的解釋 水 shuǐ 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河流:漢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稱。水庫。水利。水到渠成(喻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