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區
在湖北省宜昌市東北部。面積 3425 平方千米。人口51.4萬。轄1街道辦事處、8鎮、3鄉。區人民政府駐小溪塔。秦置夷陵縣,因縣北有夷山得名,屬南郡。《漢書·地理志》註:夷陵縣“應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東漢屬宜都郡。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縣為西陵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名夷陵縣。東晉以夷道、佷山地置宜昌縣,治今長江南岸黃陵廟以西一帶。隋、唐間廢宜昌縣、夷陵縣為夷陵郡治。唐、宋為峽州治。元為峽州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為夷陵州,省州治夷陵縣入州。清順治五年(1648年)避夷字,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彝陵州為宜昌府,並置東湖縣為府治。1912年廢府改東湖縣為宜昌縣。1914年屬荊南道,1921年屬荊宜道,1927年直屬省。1949年屬宜昌專區,同時劃出縣城及近郊置宜昌市,此後又分數次劃出花艷、白洋、點軍等區歸宜昌市。1959年屬宜都工業區。1961年屬宜昌專區。1970年屬宜昌地區,縣城遷至小溪塔。1992年屬宜昌市。2001年撤銷宜昌縣設立宜昌市夷陵區,並將原宜昌縣轄的土城鄉、橋邊鎮、艾家鎮劃歸宜昌市點軍區管轄。地處鄂西山地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北部屬大巴山,西、中部屬巫山,東部屬武陵山余脈。長江西陵峽段斜貫西南部,還有黃柏河、柏臨河、樂天溪、百歲溪、下牢溪等,均入長江。長江以北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長江以南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主產稻、小麥、玉米等。為著名柑橘產區,金頭蜈蚣、峽州碧峰茶、黃陵蜜橘為名產。礦產有磷、煤、石墨、硫鐵、大理石等。工業有機械、化工、建材、電子、電力、紡織、捲菸、食品、釀酒等,全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在境內。鴉官鐵路支線在東南與焦柳鐵路相會。黃宜高速公路、318國道和保宜、秭宜公路,三峽工程專用線(高速公路)經此,水運以長江為主。名勝有西陵峽、燈影峽、黃貓峽、黃陵廟、金獅洞等。
夷陵區字典分解
夷陵的解釋 [the Yi Mausoleum] 楚先王的坆墓,在今湖北宜昌縣東再戰而燒夷陵。——《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區國語字典 區 (區) qū 分別:區分。區別。 地域:地區。區劃。 〔區區〕小,細微:如“區區小事”。 行政區劃單位:省級自治區。市轄區。 區 (區) ōu 姓。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