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
太白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今吉林東南部之長白山。《魏書·勿吉國傳》:“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有虎豹羆狼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汙,行徑山者,皆以物盛。”《新唐書·黑水靺鞨傳》:“其著者曰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與高麗接,依粟末水以居,水源於山西。”
②即今浙江鄞縣東南與寧波市北侖區界上之太白山。《隋書·地理志》:會稽郡句章縣“有太白山”。《輿地紀勝》卷11慶元府:太白山“在鄞縣東。其峰視四明諸山為最高,其上有龍池,雲氣蓊勃,生於水而不絕”。
③在今浙江嵊縣西。《明史·地理志》嵊縣:“西有太白山。”《輿地紀勝》、《方輿紀要》作“大白山”。
④俗稱臥牛山。即今山東汶上縣東北五十里水牛山。《清一統志·兗州府二》:太白山“在汶上縣東五十里。《縣誌》:相傳唐李白嘗至其上, 因名。俗呼為牛山。其旁為雲尾山。二山出雲相接則雨”。
⑤在今河南淅川縣東南。《明史·地理志》:淅川縣:“東南有太白山。”《清一統志·南陽府》:太白山“峰巒高峻,下臨丹水”。此山以似關中之太白而名。
⑥即陝西秦嶺(南山)主峰,在今太白縣東南。海拔3767米。峰險峭陡,常年積雪。山中有從關中通往四川的古棧道。《水經·渭水注》: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軍行不得鼓角,鼓角則疾風雨至”。唐李白《蜀道難》:“兩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嶺。”
⑦即今甘肅慶陽縣西太白梁。《方輿紀要》卷57慶陽府安化縣“景山”條下:“又太白山在府北百五十里,黑水河發源於此。”
(1)古山名。(1)俗稱牛山。在今山東省汶上縣東。相傳唐詩人李白嘗至山上,因名。(2)在今河南省淅川縣南。峰巒高峻,下臨丹河。明以前為順陽、淅川二縣分界處。(3)即“白山”。(4)在今甘肅省文縣南。山谷長年有霜雪,春夏不消,因此得名太白山。 (2)今山名。在陝西省眉縣南部與太白、周至二縣交界處。古稱太乙山、太一山,魏晉始稱今名。《水經注·渭水》:“太白山南連武功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浩然。”故名。唐天寶八載(749年)開清水谷路,復置華陽縣(今洋縣北),“因鑿太白山得玉冊,更名真符縣”(《新唐書·地理志》)。為秦嶺主峰。最高點拔仙台(八仙台)海拔3767米,是陝西第一高峰。花崗岩山體,北坡斷層陷落,最為陡峻。以峰頂為中心,發育典型的第四紀冰川地貌,南北二坡太爺海等冰川湖成串分布。植被垂直分帶顯著,動植物和礦藏資源豐富。有紅杉、連香等珍貴樹種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為全國重點自然保護區和國內科學考察重要基地,辟有國家森林公園。
詞語分解
- 太白的解釋 ∶星名,即金星,又稱;長庚;、;啟明;察日行以處位太白。;;《史記;天官書》 ∶山名,位於陝西省眉縣東南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 峨眉巔。;; 李白《蜀道難》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大信鄉
在今廣東平遠縣西北中行鎮境。清設大信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太白山歷史
猜你喜歡
鎮遠衛的歷史解釋
明洪武二十二年置,屬氣吐虹霓的歷史解釋
虹霓天空出現的弧形彩鵝羊山的歷史解釋
又名石寶山東華山。在私奴的歷史解釋
即私奴婢。李猷的歷史解釋
宋河內人。善畫鷹鶻,會盟原的歷史解釋
在今江蘇如皋市東十里尼布楚條約的歷史解釋
清康熙時中俄雙方通過人莫若故的歷史解釋
莫若比不上,不如。故張廣泗的歷史解釋
生卒清漢軍鑲紅旗人。陳汝錫的歷史解釋
宋處州縉雲人,字師予為民請命的歷史解釋
史記淮陰侯列傳因民之大峰山的歷史解釋
即今福建平和縣西南大大連市的歷史解釋
年置,屬遼寧省。治所趙貞吉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孟靜,內江今屬盧熙的歷史解釋
明蘇州崑山今屬江蘇人容丘侯國的歷史解釋
西漢始元五年前置。治貢桑諾爾布的歷史解釋
清內蒙古卓索圖盟喀喇御災捍患的歷史解釋
御控制。捍抵禦。控制高懸一榻的歷史解釋
源見陳蕃榻。表示對賢百龍灘鎮的歷史解釋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