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鎮

永豐鎮怎么寫好看

永豐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置,在今內蒙古臨河市東北。隋開皇五年(585)升為永豐縣

北宋置,屬泰興縣。即今江蘇泰興市東北四十二里黃橋鎮

③北宋置,屬招安縣。在今山東化縣(富國)西永豐鎮。

④北宋置,屬彭山縣。在今四川彭山縣南十五里永豐鄉。

⑤明置,屬建德縣。即今安徽東至縣南永豐鄉。明、清置巡於此。

⑥即今陝西蒲城縣東北五十里永豐鎮。清乾隆四年(1739)曾置永豐鎮巡司。


(1)古鎮名。(1)宋置,即今江蘇省泰興市東北橋鎮。明、清置巡檢司於此。(2)即今安徽省東至縣西南永豐。明、清置巡檢司於此。(2)今鎮名。(1)在黑龍江省青岡縣中部。面積145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永豐,人口 1980。解放前稱向陽村,1955年設區,1956年改永豐鄉,1958年改和平公社,1966年改紅旗公社,1981年復永豐公社,1984年復永豐鄉,1985年改鎮。產玉米、大豆、小麥、甜菜、亞麻等。有農具修配、皮革、亞麻加工等廠。202國道經此。(2)在江蘇省鹽城市城區西北部。面積36.2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人民政府駐施家莊,人口 4000。鎮以環繞四周的永豐圩而得名。1954年為永豐區屬鹽城縣,1955年與譚南區合併為新興區,1957年撤區分為永南、永北兩鄉。1958年永南、永北、新場、青墩合併為新興公社。1959年析置永豐公社,1983年改鄉屬鹽城郊區。2000年置鎮劃歸城區。產稻、小麥、棉花、油菜籽等。有紡織、化工、機械、服裝、塑膠、玻璃製品等廠。有公路通市區。(3)在江蘇省興化市東部、雄港(河)兩岸,北瀕海溝河。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5萬。鎮人民政府駐徐楊莊,人口 3600。鎮以境內永豐圩命名。解放初屬永豐區,1957年聯勝、建新、西營三鄉合併置永豐鄉。1958年屬安豐公社,1959年析建永豐公社,1983年復置永豐鄉,2000年與徐楊鄉合併改置永豐鎮,駐地遷今址。產稻、小麥、棉花、油菜籽等。有水產養殖業。有建材、織布、機械、化工、制絨、耐火材料、玩具等廠。新林等公路經此。通水運。(4)在江西省廣豐縣西部、豐溪北岸。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47.3平方千米。人口17.9萬。鎮人民政府駐永豐,人口12.7萬。唐武德四年(621年)設鎮。以鎮北永豐山得名。乾元元年(758年)始為縣治。1949年為永豐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鎮。2001年西壇鄉、河北鎮的源溪、湖頭、塘頭和大石鄉的五角塘、蘇塘村併入。產稻、蔗、蔬菜等。有內燃機配件、捲菸、皮革、食品、製藥、印刷、家具等廠。二上、玉廣、廣管公路經此。(5)在湖南雙峰縣中部、側水中游沿岸。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90平方千米。人口8.7萬。鎮人民政府駐永豐,人口3萬。古名定勝鎮。明設永豐巡檢司。清乾隆三年(1738年)湘鄉縣丞駐地。1915年置永豐鎮,1952年始為縣人民政府駐地。1958年後改公社,1984年置鎮。 * 東華、燈塔、金田三鄉併入。主產稻、小麥、花生,並產茶葉、西瓜、柑橘和木材。傳統名產“永豐辣醬”。有建材、五金、機械、化工、電器等廠。為湘中重要商埠之一。320國道及雙衡、雙婁公路穿越全鎮。古蹟有南嶽殿、真人殿、觀音閣、文峰塔等。為和森烈士故里,建有蔡和森紀念館。(6)在廣東省德慶縣東北部。面積132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人民政府駐永豐,人口 3500。1922年在悅城河西岸的金村設集市,1957年遷至永豐墾,稱新圩,後改稱永豐。1951年屬德慶縣第五區。1957年為永豐鄉。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復鄉,1987年設鎮。地處悅城河谷地丘陵區。產稻、花生、蠶繭、水果、松脂、桂皮、木材等。有鉭鈮、錫、黃金等礦。有木器、製衣、農機修配等廠和稀土礦場。321國道經此。(7)在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中部。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 6770,壯族為主。鎮人民政府駐永豐圩,人口400。名昔楓,民國時改名永豐。豐與楓同音,冠以永字寓意“永遠豐盛”。宋、明兩代曾設縣治。建國後改屬連山縣三區。1961年設永豐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設鄉,1997年改鎮。主產稻,並產生薑、木薯、沙田柚、地禾糯、黃煙等。林產杉、松和雜木,為縣重點林區之一。有金、銀、鉛、鋅等礦。有綜合加工、塑膠編織等廠。四連公路經此。(8)在重慶市忠縣中部。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牌坊村,人口 1140。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永豐鄉。相傳梁、易兩姓倡議建場,互祝永遠和睦、五穀豐登,故名。1935年置永寧聯保。1937年置永豐、凌雲鄉。1958年為永豐公社。1962年設凌雲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將凌雲的大部分與永豐鄉合置永豐鎮。產稻、小麥、玉米、油菜籽、蠶繭、菸葉、柑橘等。有生紙、砂磚、釀酒等廠。石遂公路經此。 (9)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南部。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3.8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民街,人口 1140。以永豐水庫命名。1927年昭通實業公司在此建街。1950年屬昭通縣六區。1952年屬鳳霞區。1959年為公社。1962年為永豐區。1966年為公社,1984年為區,1988年設鎮。地處昭通壩子南部。產稻、玉米、馬鈴薯、烤菸、蘋果、梨、桃。為市南部較大集市。昆水公路經此。(10)又稱橋耳街。在陝西省洛南縣西南部。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1.5萬。鎮人民政府駐永豐街,人口 3310。明永樂年間因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多為豐年,故名永豐里。清始設鎮。1949年設橋耳鄉,1958年設永豐公社。1983年設鄉,1985年設鎮。主產玉米、小麥,盛產核桃、黃花菜、花椒。鉛鋅礦藏較豐富。為縣西部重要農貿集市。洪箭公路經此。古蹟有李墓。(11)在陝西省蒲城縣東部。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3萬。鎮人民政府駐永豐街,人口 2730。相傳唐貞觀年間以“永為五穀豐登之地”意得名。清乾隆《城縣誌》載,明為永豐里,並稱永豐渡。1949年設永豐鄉。1958年設東風公社,1961年改永豐公社。1984年設鎮。主產小麥、玉米、棉花,盛產芝麻。有水泥、棉絨、麵粉等廠。有公路通西禹公路。西南有金海原寺塔。西北曲里村有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為解放戰爭中“永豐戰役”發生地。鎮西北有永豐革命烈士陵園。

詞語分解

  • 永豐的解釋 見“ 永豐柳 ”。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掛甲口

在今山東慶雲縣北。《方輿紀要》 卷慶雲縣 “板達營” 條下: 掛甲口,“相傳韓信下齊,道出於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永豐鎮歷史

相關歷史

永豐鎮_永豐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