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鎮
三水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宋置,屬高要縣。在今廣東三水市西河口鎮。明於此置三水縣。1945年徙治西南墟(今三水市)。
(1)在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中西部。面積66.9平方千米。人口3470,其中瑤族約1000。是縣內瑤族最多的鎮。鎮人民政府駐三水圩,人口580。因大吉水、永豐河、梅水沖三條小溪匯此,故名。原屬永和、吉水、永豐三鄉地。1962年大田沖至下必口一帶劃出設聯合公社。1965年旺南、大旭山併入設三水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設鄉,1997年置鎮。屬大寧河上游(水口河)谷地。主產稻,並產木薯、生薑、茶葉等。縣重點林區,林產杉、松,並有冬菇、筍乾、蜂蜜等。有木材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廠。有公路接323國道。(2)在四川省廣漢市東南部。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3.7萬。鎮人民政府駐三水,人口3400。以境內青白江、石亭江、綿遠河得名。1949年為三水鎮,1950年改為鄉,1958年為公社,1984年復置鎮。產甘蔗、水果、花生等。有造紙、電器、製革、輕工機械等廠。為市東南商貿中心。廣金公路經此。名勝古蹟有上書院大門和照壁、湖廣會館的山門和戲台、常樂寺內鐵甲松等。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五常縣
年改五常府置,屬吉林省濱江道。治所即今黑龍江省五常市。年直屬吉林省。年劃歸松江省。年劃歸黑龍江省。 舊縣名。年由五常府改置,治五常堡今黑龍江五常市五常鎮。年拉林縣併入。年改設五常市。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水鎮歷史
猜你喜歡
李提摩太的歷史解釋
英國威爾斯人,字菩岳長龍鎮的歷史解釋
在福建省連江縣北部。甘卓的歷史解釋
晉丹陽治今江蘇南京人宣德堂的歷史解釋
十六國前涼後涼南涼都管溪的歷史解釋
在今浙江縉雲縣東北。王大節的歷史解釋
宋四川人。岳飛待以為班布爾善的歷史解釋
清初期人。姓愛新覺羅集集埔的歷史解釋
即今台灣省南投縣東南宿羊山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蘇省邳州市西部京功收三箭的歷史解釋
源見三箭定天山。謂大指不勝屈的歷史解釋
指手指。屈彎曲。手指章川堡的歷史解釋
北宋置,屬德順軍。在那嵩的歷史解釋
生卒約明雲南元江土官馬元義的歷史解釋
東漢末年人。太平道大少私寡慾的歷史解釋
指個人的私慾很少。莊隴城的歷史解釋
即垂隴。在今河南滎陽義軍的歷史解釋
五代南唐初,凡民產二章武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文帝後七年前封竇鑒空衡平的歷史解釋
猶言明察持平。清楊潮汪道昆的歷史解釋
明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
相關歷史
![三水鎮_三水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