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山河鎮

淋山河鎮怎么寫好看

淋山河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今湖北黃州市北六十六里淋山河鎮。清光緒 《黃岡縣志》 卷24 《兵事》: 同治三年(1864) 五月,得才、總愚、賴文光等眾數十萬入縣境,自道規河、淋山河、回龍山家嘴等處,縱橫二百里間,壘、館 “如比櫛”。


在湖北省團風縣西部。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6.5萬。鎮人民政府駐淋山河,人口5180。因逢下雨時,雨水由兩側山上淋下,匯集入河,名淋山河。鎮因河得名。1949年為第四區。1950年改為淋山河區。1951年更名為第八區。1957年改為淋山河指導組。1958年設東風公社,1959年更名為淋山河公社。1961年又恢復為淋山河區,1975年析置淋山河公社。1984年置淋山河鎮。2001年磙子河鄉併入。主產稻、小麥、棉花、油菜籽。有建築業及玉雕、皮鞋、機修、制鎖等廠。為縣西北部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京九鐵路、106國道經此。

詞語分解

  • 淋的解釋 淋 í 〔淋漓〕a.沾濕或流滴,如“大汗淋淋”;b.暢快,如“淋淋盡致。” 澆:淋浴。淋濕。日曬雨淋。 淋 ì  ㄌㄧㄣˋ 過濾:過淋。 一種性病,病原體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紅腫潰爛,尿有濃血。通稱
  • 鎮的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安宜府

元至元十六年改寶應軍置,屬淮安路。治所即今江蘇寶應縣。二十年改為寶應縣。 元至元十六年年改寶應軍置,治寶應縣今屬江蘇。轄境相當今江蘇省寶應縣。二十年府廢,復為寶應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淋山河鎮歷史

相關歷史

淋山河鎮_淋山河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