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怎么寫好看

櫟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春秋晉邑。當在今山西南部、黃河北岸。《左傳》: 襄公十一年 (前562),“秦、晉戰於櫟,晉師敗績”。即此。

②春秋楚邑。在今河南新蔡縣西北。《左傳》: 昭公四年 (前538),“冬,吳伐楚。入棘、櫟、麻”。註: “汝陰新東北有櫟亭。”

③春秋別都。即今河南禹州市。《春秋》: 桓公十五年 (前697) 九月,“鄭伯突入於櫟”。杜註:“鄭別都也。今河南陽翟縣。”


古邑名。(1)春秋鄭國別都。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戰國時稱陽翟,屬韓。《左傳》桓公十五年(前697年):“鄭伯因櫟人殺檀伯,而遂居櫟。”即此。(2)春秋楚東鄙。在今河南省新蔡縣西北。《左傳》昭公四年(前538年):“吳伐楚,入棘、櫟、麻。”(3)即“櫟陽”。

詞語分解

  • 櫟的字典解釋 櫟 (櫟) ì 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結球形堅果,葉可餵蠶;木材堅硬,可制家具,供建築用,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稱“麻櫟”、“橡”;通稱“柞樹”。 櫟 (櫟) è 〔櫟陽〕地名,在中國陝西省。 (

歷史地名推薦:大陽集

亦作大羊。即今山東東平縣北大羊鄉。清光緒《山東通志》卷《輿圖志》:東平州今州城鎮東北有大陽集。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櫟歷史

相關歷史

櫟_櫟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