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山
①又名陽山。即今河北盧龍縣東南二十五里陽山。《史記·伯夷傳》 正義: “首陽山,《說文》雲,首陽山在遼西。” 《方輿紀要》 卷17盧龍縣: 陽山“峰巒高聳, 下多溪谷, 一作山。 《說文》 以為首陽山也。漢李廣守北平,俗傳曾射虎於此,山之西麓,有射虎石”。
②在今山西和順縣東南四十里。《清一統志·遼州》 稱,“本陽區山,俗號首陽山”。
③又名首山、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濟市西南蒲州鎮南。《詩經·唐風》: “采苓采苓,首陽之顛。”《論語· 季氏》: “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 即此。
④在今甘肅渭源縣東南蓮峰鄉享堂溝村。《史記·伯夷傳》: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清一統志·鞏昌府二》 “夷齊廟” 條按: “夷齊餓於首陽之下。馬融以為在蒲坂。曹大家注 《通幽賦》 雲在隴西。《索隱》 據莊子北至岐山、西至首陽之交,以為在岐山之西。《說文》 以為在遼西。劉延之以為在偃師。《方輿勝覽》 亦云在隴西。《府志》: 今隴西縣首陽山麓之左,有二賢冢,故於冢旁立廟。明郡人楊閎著辨以隴西之首陽為是。其說不一。” 今渭源縣東南蓮峰的五台下立有明萬曆二十二年 (1594) “首陽辨碑”。山腰有夷齊墓。山上建有夷齊廟,又名清聖廟。院內立清陝甘總督左宗棠撰文並篆額的 《新建首陽清聖廟碑》 等碑石。
⑤在今河南偃師市西北,北接孟津縣界。即邙山最高處,日出先照故名。《後漢書· 孝順帝紀》:陽嘉元年 (132),“遣大夫、謁者詣嵩高、首陽山,並祠河、洛,請雨”。《水經·河水注》: “河水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戴。夷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 上有夷齊廟。……又有周公廟。”《寰宇記》 卷5偃師縣: “首陽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1)又稱首山或雷首山。在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南。海拔400米。因處中條山道之陽,故名。傳西周初,商遺民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遂餓死於此。《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左傳》魯宣公二年(前607年),晉趙“宣子田於首山”;《資治通鑑》:唐至德元載(756年),哥舒翰至潼關,為安祿山將崔乾祐所敗,獨與麾下數百騎走自首陽山西渡河入關,皆即此。(2)又稱首山。在河南省偃師市西北,接孟津縣界。邙山主峰之一。日出先照,故名。《水經注》:“河水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戴也。”山體為青砂岩,海拔310米。山上舊有夷齊廟。相傳伯夷、叔齊葬此,現存伯夷、叔齊墓。三國魏文帝陵在山南。山下有隴海鐵路首陽山車站。(3)在陝西省戶縣城西南與周至縣交界處。屬秦嶺。海拔 2720 米。山林茂盛,灌木叢生,產中藥材。野生動物有金絲猴等。傳商末伯夷、叔齊曾諫武王伐紂。武王滅商後,兩人隱居此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山西、河南、甘肅均有首陽山及同樣傳說。(4)在甘肅省渭源縣東南。海拔2421米,山峰蒼翠,盛產薇蕨聞名古今。山出五峰,窟洞滿岩,廟宇櫛比,松柏掩映,為渭水源頭名勝。傳商代遺民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但其確切位置,歷有爭議,山西、河南、陝西均有首陽山。蓮峰的五台下立有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首陽辨碑”,碑文為楊愨所書,筆法遒勁。山腰有夷齊墓,土冢兩座,前有磚牌坊,內嵌砌石碑。山上建有夷齊廟,又名清聖廟,正中大殿5間,東西設廊房,清光緒元年(1875年)重建。院內立清陝甘總督左宗棠撰文並篆額的《新建首陽清聖廟碑》等碑石。
首陽山字典分解
首陽的解釋 山名。一稱 雷首山 ,相傳為 伯夷 、 叔齊 採薇隱居處。《詩·唐風·采苓》:“采苓采苓, 首陽 之巔。” 毛 傳:“ 首陽 ,山名也。”《論語·季氏》:“ 伯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