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縣
1913年改滬定橋委員置,屬邊東道。治所即今四川瀘定縣。以瀘定橋為名。次年屬川邊特別區。1939年屬西康省。1955年屬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部。屬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積 2164.4 平方千米。人口7.7萬。轄4鎮、8鄉。縣人民政府駐瀘橋鎮。唐儀鳳二年(677年)置大渡縣,屬黎州。長安二年(702年)省入飛越縣,開元前置米川、天寶前置羅岩等羈縻州,明置雜道、岩州、冷邊、沈邊四長官司,屬長河西宣撫司。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撤雜道、岩州入冷邊長官司。四十四年建鐵索橋,康熙帝題名“瀘定橋”,“於時誤認大渡河為瀘水,故名瀘定橋”(《西康圖經》)。雍正六年(1728年)置瀘定橋巡檢司。宣統三年(1911年)設瀘定橋設治委員。1913年置瀘定縣。1914年屬川邊特別行政區。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於嵐安置區蘇維埃。1939年屬西康省。1950年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屬四川省雅安專區,1956年改屬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處川西高山高原區。全境主屬大雪山中段。現代冰川發育,東坡海螺溝冰川,冰舌伸入海拔 2850 米原始林區而聞名於世。大渡河自北入,縱貫縣境南北,納數十溪流,其中以西岸磨西河最大。屬青藏高原半濕潤氣候。農產以玉米、小麥、豆類、薯類為主,兼有水稻、花生、油菜。產生漆、油桐、木耳。以梨、桃、蘋果著名。特產香桃及裂腹魚。有煤、錳、大理石、雲母及鉛鋅礦。有森工、機械、水泥、皮革、食品等工業,以牛羊絨紡織品著名。川藏公路經此,接瀘石公路。紀念地有瀘定橋、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縣西南有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
瀘定縣字典分解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