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棄
自暴,猶言自害;自棄,不求上進。自暴自棄,意思是不知自愛,甘於墮落。今指甘於落後。孟子說,一個自暴的人,不可以跟他談正經話;一個自棄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為。一個人講起話來詆毀禮義,叫作自暴;自認為不能心懷仁德,行合正道,叫作自棄。仁是人們最合適的住宅,義是人們最正確的道路。一個人放著最安適的住宅不住,丟下最正確的道路不走,真是可悲啊。
【出典】: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例句】:
宋·朱熹呂祖謙《近思錄·為學》;“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棄。” 清·曹雪芹《紅樓夢》48回:“這也算自暴自棄了。”
並列 暴,糟蹋。自我作踐,不思進取。語本《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劉衛華、張欣武《哈佛女孩劉亦婷》:“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大大小小的挫折,有的人便~了,而能像巴爾肯這樣能預見到未來光明的人卻不多。”△貶義。多用於描寫甘心落後,不求上進。也作“自甘暴棄”、“自棄自暴”。
自暴自棄字典分解
成語自暴自棄的解釋 暴:糟蹋、損害;棄:鄙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於落後或墮落。
自棄的解釋 [self-renunciation] 自甘落後,不求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