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

十行俱下怎么寫好看

十行俱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也作“十行並下”、“一目十行”。形容讀書速度極快。梁簡文帝綱(503-551年)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西北)人。南朝梁皇帝,廟號太宗,梁武帝第三子。後為叛將景所殺。蕭綱年幼時聰明敏慧過人,6歲能作文章。武帝曾不相信,特意御前面試,果然辭采甚美,並非虛傳,因而嘆道:“此子吾家之東阿(東阿,指陳思曹植。植7歲能詩)。”及長,器宇寬弘,鬚眉如畫,喜怒不形於色,顧盼則目光照人,讀書能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篇章辭賦,揮筆立就,十幾歲就能獨立處理各種事務。

【出典】:

《梁書》卷4《簡文帝本紀》109頁:“太宗幼而敏睿(ruì銳,明智、智慧),識悟過人,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高祖嘆曰:‘此子,吾家之東阿。’既長,器宇寬弘,未嘗見慍(yùn運,含怒、怨恨。)喜。方頰(jiá夾,面頰、臉的兩側。)豐下,須鬢如畫,眄睞(lài賚,顧盼、旁視。)則目光燭人。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操筆立成。博綜儒書,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親庶務,歷試蕃政,所在有稱。”又《梁書》卷8《昭明太子傳》(166頁):“太子美姿貌,善舉止。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每游宴祖道(古時為出行者祭祀路神,並飲宴送行叫“祖道”),賦詩至十數韻。或命作劇韻賦之,皆屬思便成,無所點易。”

【例句】:

唐·李百藥《北齊書·河南王瑜傳》:“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復棋不失一道。” 宋·克莊《雜記》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鬧陰司馬貌斷獄》:“資性聰明,一目十行俱下。” 清·曹雪芹《紅樓夢》23回:“你說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主謂 形容讀書敏捷。《南史·梁簡文帝紀》:“帝幼而聰睿,六歲便能屬文,讀書十行俱下。”※行,不讀作xíng。△褒義。多用於形容閱讀速度快。→過目成誦五行並下 七行俱下 ↔尋行數墨 才竭智疲

詞語分解

  • 十行的解釋 《後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後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伏以聖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附,十行
  • 下的解釋 下 à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等級低的:下級。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方面,方位:兩

歷史典故推薦:擇人任勢

《孫子?勢篇》:“故善者戰,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責人而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十行俱下歷史

相關歷史

十行俱下_十行俱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