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

寵辱不驚怎么寫好看

寵辱不驚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對得寵或受辱都不動心。比喻把得失置之度外。亦作“寵辱無驚”。出自唐盧承慶事跡。盧承慶,字子余,幽州涿(今河北涿州)人。貞觀年間歷任秦州參軍考功員外郎戶部尚書兵部侍郎等。高宗永徽時,曾坐事貶簡州司馬。一年後改任洪州長史,又拜汝州刺史。顯慶四年(659年)任宰相。他曾負責百官政績的考核。有一人因漕船沉沒,被承慶以“失所載,考中下”,其人絲毫沒有慍色。於是承慶又改為“非力所及,考中中”,其人也沒有表現得特別高興。承慶為此十分欣賞此人,便定其判為“寵辱不驚,考中上”。

【出典】:

《新唐書》卷106《盧承慶傳》4048頁:“初,承慶典選,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慶以‘失所載,考中下’。以示其人,無慍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例句】:

明·佚名《楊家府演義》48回:“吾輩持戟負戈,吃驚受恐,有甚好處。倒不如此輩,寵辱不驚,理亂不聞。”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1:“子期寵辱無驚,伯牙愈加愛重。”


主謂 受寵受辱都無所謂。將得失置於度外。朱蘇進、胡建新《康熙帝國》:“知道了這點,咱就該知足,就該心如止水,寵辱不驚。”△用於態度方面。→置之度外不求聞達 ↔患得患失 寵辱叵隙。也作“寵辱無驚”。

詞語分解

  • 寵辱的解釋 榮寵與恥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阮光祿 在 東山 ,蕭然無事,常內足於懷。有人以問 王右軍 , 右軍 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唐 陳子昂 《夏日
  • 驚的解釋 驚 (驚) ī 騾馬等因為害怕而狂奔起來不受控制:驚車。驚群。馬驚車敗。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緊張不安:驚恐。驚駭。驚愕。驚惶。驚詫。驚遽。驚厥。驚悟。驚心動魄。驚惶失措。驚世駭俗(言行出奇,使世

歷史典故推薦:生死無貳

至死無異心。表示堅定。《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立憲與外交之關係》:“自後屢與外人交鬨,百舉而百不勝,始微有悟於外人之籌餉則輸將恐後,陷陣則生死無貳,其所以致勝於我者,殆不盡由船堅炮利之故。” 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寵辱不驚歷史

相關歷史

寵辱不驚_寵辱不驚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