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榜
南北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明初科舉考試中的重大事件。又稱“春夏榜”。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二月會試,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官名。掌諷導禮法,開諭古誼及國家恩諭大節,以詔王善)白信蹈為考試官,錄取宋琮等51名,經三月廷試(由皇帝親自策問會試中試者的考試,又稱殿試)後,以陳為第一名,尹昌隆為第二名,劉諤為第三名,是為春榜。因所錄全系南方人,故又稱南榜。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因此聯名上疏,告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為此而命侍讀(為皇帝講讀經史的官)張信、侍講(給皇帝講學之官,與侍讀同為皇帝的文學侍從)戴彝(yí夷)等於落第試卷中每人再各閱10卷,增錄北方人入仕。但經複閱後上呈的試卷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有人上告說劉三吾、白信蹈暗囑張信等人故意以水平低劣的試卷進呈,朱元璋大怒,五月,追定劉三吾為藍玉黨,以老戍邊;白信蹈、張信等被凌遲(剮刑)處死;陳、劉諤、宋琮等人也遭遣戍;僅戴彝、尹昌隆免罪。六月,朱元璋親自策問,錄取任伯安等61名,六月廷試,以韓克忠為第一名,王恕為第二名,焦勝為第三名,是為夏榜。因所錄全系北方人,故又稱北榜。南北榜案開明朝分南北取士的先例,至洪熙(明仁宗朱高熾年號,1425年)以後遂成定製。南榜即指明朝留都南京會試所張貼的榜。北榜指明代北京順天府鄉試錄取的榜貼。
【出典】:
《明史》卷137《劉三吾傳》3942頁:“三十年偕紀善白信蹈等主考會試。榜發,泰和宋琮第一,北士無預者。於是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鄉。帝怒,命侍講張信等覆閱,不稱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實屬之。帝益怒,信蹈等論死,三吾以老戍邊,琮亦遣戍。帝親賜策問,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時謂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雲。”
詞語分解
- 南北的解釋 ∶北方和南方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詳細解釋.南與北;南方與北方。《史記·天官書》:“ 亢 為疏廟,主疾。其南北兩大星,曰 南門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魏文帝 出 廣陵 ,望 大江 ” 裴
- 榜的字典解釋 榜 ǎ 張貼出來的文告或名單:榜帖(官府的公告)。紅榜。張榜。光榮榜。榜文。發榜。榜眼(科舉時代稱殿試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書(原指寫在宮闕門額上的大字,後泛指招牌一類的大型字)。 榜 à 搖船的
歷史典故推薦:玉璞
源見“和氏之璧”。喻懷才不遇之士。宋 余靖《桂園早行》詩:“自堪悲玉璞,誰復築金台?”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南北榜歷史
猜你喜歡
鍾元鼎的歷史解釋
宋泉州晉江人,字和卿趙模的歷史解釋
唐人。太宗貞觀間為太李宥的歷史解釋
覺子。大中祥符五年,都官的歷史解釋
即中都官,泛指設於京彭澤的歷史解釋
明陝西蘭州今屬甘肅人奏曹掾的歷史解釋
官名,漢公府及郡皆置芙蓉峰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南衡陽市南嶽區聖廟執事官的歷史解釋
官名。清雍正四年公元朱批諭旨的歷史解釋
朱硃見朱諭。書名。清湘靈鼓瑟的歷史解釋
戰國楚屈原楚辭遠遊使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歷史解釋
燕山地名,在河北薊縣田氏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南內黃縣西北田王紫稼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末清初江南蘇州沮渠挐的歷史解釋
十六國時臨松治今甘肅軍咨府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宣統三年改軍孫如法的歷史解釋
明浙江餘姚人,字世行明仁宗誠孝張皇后的歷史解釋
生卒永城今屬河南人。舶蘭礁的歷史解釋
在南海中中國南沙群島東京的歷史解釋
東漢都洛陽,因在西漢懷琰的歷史解釋
同懷璧為罪。琰,一種
相關歷史
![南北榜_南北榜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