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煩意亂
心情煩躁,思緒紛擾。戰國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障於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三國演義》三一回:“袁紹回冀州,心煩意亂,不理政事。”巴金《談〈第四病室〉》:“每逢我體力較差,心煩意亂,我常常把幻想同真實混在一起。”亦作“心煩慮亂”。漢.蔡邕《讓高陽鄉侯章》:“臣是以宵寢晨興,叩膺增嘆,心煩慮亂,喘呼息吸。”亦作“心煩意冗”。明.湯顯祖《還魂記.鬧殤》:“兒呵,暫時間月直年空,反將息你這心煩意冗。”亦作“意擾心煩”。《醒世姻緣傳》引起:“遇著個不賢之婦,今日要衣裳,明日要首飾,少柴沒米,稱醬打油,激聒得你眼花撩亂,意擾心煩。”
並列 心情煩躁,思緒混亂。語出《楚辭·卜居》:“心煩意亂,不知所從。”諶容《人到中年》:“陸文婷~,不由地吼了一聲:‘催! 你就會催!’”△多用於描寫思緒。→心慌意亂 心忙意亂 神昏意亂 ↔心曠神怡 心安神泰。也作“心煩慮亂”、“心煩意悶”、“心煩意冗”、“心煩意躁”。
心煩意亂字典分解
成語心煩意亂的解釋 意:心思。心思煩亂,不知怎樣才好。
心煩的解釋 [fuss;be perturbed;be vexed] 心裡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