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米而炊
原喻過分計較瑣細事情,多勞而少功;後則用以形容吝嗇或生活困窘。老子弟子庚桑楚,學了一些老子的學說後,便隱居畏壘山。聰明的人和講仁義的人都離他遠去,只有那些糊塗蟲和笨蛋留居原地。三年之後,該地竟連獲豐收。當地人以為庚桑楚是聖人,欲奉之為君。庚桑楚極不高興,並對儒家所稱頌的堯舜尊賢授能思想進行了抨擊。他說,堯舜,有什麼可稱道的呢?他們講利義,實際上不過象把已經壘起的牆頭扒掉再種野草,象把頭髮剪掉再去梳理,象是數著米粒下鍋,煩瑣透頂,哪裡談得到對社會有所裨益呢?
【出典】:
《莊子·庚桑楚》:“庚桑子曰:‘……且夫二子(指堯、舜)者,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於辯也,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簡發而櫛,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
【例句】: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積財聚谷,日不暇給,真箇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
連動 炊,做飯。一粒一粒地數清了米再做飯。原用來比喻過分計較瑣細的事情,成不了大事。後用來形容人吝嗇。語出《莊子·庚桑楚》:“簡發而櫛,數米而炊。”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老乏立錐之地,空自養兒;餓難~,愧無積穀。”△多用於形容吝嗇之人,有時也形容生活困窘。→錙銖必較 稱柴而爨 ↔寬宏大量 腰纏萬貫
數米而炊字典分解
成語數米而炊的解釋 炊:燒火做飯。數著米粒做飯。比喻計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