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通志
書名。清鄧廷楨監修,李振庸等纂。二百六十卷,首六卷。道光九年(1829)成書。悉從《江南通志》體例,分輿地、河渠、食貨、學校、武備、職官、選舉、人物、藝文、雜類十志。搜采廣博,考訂詳實,條理井然。有道光十年(1830)、光緒四年(1878)刊本。另有光緒四年吳坤修等纂修本等。
安徽通志字典分解
安徽的解釋 同安徽省
通志的解釋 (1).表達意趣志向。《晉書·皇甫謐傳》:“其後鄉親勸令應命, 謐 為《釋勸論》以通志焉。”(2).猶通史。自 宋 鄭樵 撰《通志》,後遂成史書的一種體裁。(
書名。清鄧廷楨監修,李振庸等纂。二百六十卷,首六卷。道光九年(1829)成書。悉從《江南通志》體例,分輿地、河渠、食貨、學校、武備、職官、選舉、人物、藝文、雜類十志。搜采廣博,考訂詳實,條理井然。有道光十年(1830)、光緒四年(1878)刊本。另有光緒四年吳坤修等纂修本等。
安徽的解釋 同安徽省
通志的解釋 (1).表達意趣志向。《晉書·皇甫謐傳》:“其後鄉親勸令應命, 謐 為《釋勸論》以通志焉。”(2).猶通史。自 宋 鄭樵 撰《通志》,後遂成史書的一種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