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貧樂道
安貧樂道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道:主張、思想、學說。安於貧困生活,以守道為樂。《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顏淵樂道,雖簞食在陋巷,不改其所樂。”《文子.上仁》:“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亦作“樂道安貧”。《晉書.儒林傳論》:“……宣子之樂道安貧,弘風闡教:斯並通儒之高尚者也。”亦作“安貧守道”。宋.蘇軾《薦布衣陳師道狀》:“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
並列 安於貧賤而樂於信奉自己所遵循的思想道德原則。語出《後漢書·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廖輝英《紅塵孽債》:“爸爸是個講究仁義禮智信的老好人,在家裡也注重忠孝節義,做他妻子兒女的人,最好和他一樣安貧樂道,只重精神生活,而不要企圖有所變化,否則會被他認為離經叛道、大逆不道。”△用於描寫人的品性。→甘貧樂道 守道安貧 ↔攀龍附鳳 嫌貧愛富。 也作“安貧守道”、“樂道安貧”。
詞語分解
- 安貧的解釋 自甘於貧窮。《後漢書·蔡邕傳》:“安貧樂賤,與世無營。” 唐 許渾 《送王總下第歸丹陽》詩:“青蕪定沒安貧處,黃葉應催獻賦詩。” 明 邵璨 《香囊記·講學》:“求仁未入 仲由 堂,安貧且臥 顏回
- 樂道的解釋 喜歡談論 他總津津樂道地談論這件事詳細解釋.樂於稱道;喜歡談論。《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則未知其為是與?其諸君子樂道 堯 舜 之道與?” 唐
歷史典故推薦:恆河依然
源見“觀河面皺”。喻永恆不變。宋 蘇軾《在彭城日與定國為九日黃樓之會》詩:“對玉山人今老矣,見恆河性故依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安貧樂道歷史
猜你喜歡
皇天后土的歷史解釋
天神和地神。書武成告嵻?山的歷史解釋
一作康狼山。在今甘肅陝西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的歷史解釋
簡稱陝西四川行省。蒙舂容大雅的歷史解釋
舂容本義為用重力撞擊顏神鎮的歷史解釋
在今山東淄博市西南博宋瓊的歷史解釋
字普賢,漠子。晚秋母朝過夕改的歷史解釋
漢宣帝之子劉宇在甘露圯橋書的歷史解釋
源見圯橋進履。指張良魯興的歷史解釋
北魏時鮮于修禮年號。魚魯的歷史解釋
同魯魚亥豕。南朝梁元即墨的歷史解釋
戰國時齊邑。在今山東長流賊曹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東晉末劉裕丞川南道的歷史解釋
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陳慥的歷史解釋
字季常,希亮第四子。馬蘭溪的歷史解釋
在今北京市延慶縣西。公孫昧的歷史解釋
戰國時秦國人。韓宣惠實至名歸的歷史解釋
作出實際的成績,就會女媧補的歷史解釋
同女媧補天。清姚燮雙折杖法的歷史解釋
宋代刑罰方法之一。流琳琅的歷史解釋
源見琳琅觸目。指優美
相關歷史
![安貧樂道_安貧樂道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