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樹削跡
伐樹削跡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伐:砍。樹:亦作“木”。砍伐大樹,削去痕跡。比喻正人君子受權貴畏忌,遭受其打擊,不容於世。《莊子.天運》記載,孔子曾游於宋,在一棵大樹下與門人講學,桓魋因憎惡孔子而砍掉了那棵大樹;孔子又曾游於衛,衛人因憎惡他而剷除了他留下的形跡。
並列 砍去樹,削掉蹤跡。比喻正派的人受到權貴者的畏忌而不見容於世,面臨危險。語本《莊子·天運》:“故伐樹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是非其夢邪?”唐·成玄英疏:“伐樹於宋者,孔子曾游於宋,與門人講說於大樹之下,司馬桓魋欲殺夫子,夫子去後,桓魋惡其坐處,因伐樹焉。削,劃也。夫子嘗游於衛,衛人疾之,故劃削其跡,不見用也。”宋·孫覿《與楊樞密》4:“今世士大夫以數造門為恭,否則以數致書為勤,某伐樹削跡,不齒於縉紳,固不容輒登一時貴人之門。”△多用於好人被迫害方面。也作“伐木削跡”。
詞語分解
- 伐樹的解釋 指 春秋 時 宋 司馬 桓魋 拔樹欲害 孔子 之事。《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去 曹 適 宋 ,與弟子習禮大樹下。 宋 司馬 桓魋 欲殺 孔子 ,拔其樹。 孔子 去。”案“拔樹”後皆作“伐樹”。《
- 削跡的解釋 見“ 削跡 ”。亦作“ 削跡 ”。.削除車跡。謂不被任用。《莊子·讓王》:“ 夫子 再逐於 魯 ,削跡於 衛 ,伐樹於 宋 。” 明 李贄 《復周南士書》:“然削跡伐木,餓 陳 畏 匡 ,其得免者亦
歷史典故推薦:綠葉成蔭
宋.計有功《唐詩記事》卷五十六“杜牧”:“牧佐宣城幕,游湖州,刺史崔君張水戲,使州人畢觀令。牧間行,閱奇麗,得垂髫者十餘歲。後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而為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伐樹削跡歷史
猜你喜歡
秦邦屏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四川忠州人。秦然烏錯的歷史解釋
在西藏自治區東部八宿范從文的歷史解釋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復曹變蛟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山西大同人。曹元泰定實錄的歷史解釋
書名。元王結張起岩歐馬鹿易形的歷史解釋
源見指鹿為馬。比喻顛子牟的歷史解釋
借指心念朝廷之人。唐耶律隆慶的歷史解釋
遼皇族。字燕隱,小字畫水掀壁的歷史解釋
形容畫得神似。宋代鄧新都郡的歷史解釋
東漢建安十三年孫吳置伊川嘆的歷史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初,北武當山的歷史解釋
俗稱真武山。在山西省白石仙人芋的歷史解釋
借指不同凡俗之石。北安集將軍的歷史解釋
雜號將軍名。後漢書孝呆如木雞的歷史解釋
同呆若木雞。魯彥周廖大廠區的歷史解釋
舊區名。年由南京市設采女的歷史解釋
女官名號。後漢書皇后銅梁縣的歷史解釋
唐長安四年置,屬合州方正的歷史解釋
漢朝選舉科目。始於文閣老的歷史解釋
官名別稱。唐代中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