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銅梁縣

銅梁縣

長安四年 (704) 置,屬合州。治所在奴��山列宿壩 (在今四川潼南縣東南)。 《元和志》 卷33銅梁縣: “取小銅梁山為名。” 開元三年 (715) 移就涪江南岸 (在今四川合川市西北)。十六年 (728)移於東流溪 (今潼南縣南集鄉戴場壩。一說今銅梁縣西北)。天寶初屬巴川郡,乾元初屬合州。元移治今銅梁縣。清康熙元年 (1662) 廢入合州,六十年(1721) 復置,屬重慶府。民國初屬四川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在重慶市西北部。面積1342平方千米。人口80.6萬。轄25鎮、8鄉。縣人民政府駐巴川鎮。以縣有銅梁山,陽光斜照石樑呈現古銅色,故名。《元和郡縣誌》:銅梁縣“取小銅梁山為名”。《讀史方輿紀要》合州銅梁山“州南五里,東西連亘二十餘里,巔平整,環合諸峰,此為獨秀。有石樑橫亘,色如銅。《蜀都賦》所云:外負銅梁者是也”。武周長安四年(704年)析石鏡縣置銅梁縣,屬合州。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分銅梁、石鏡縣地置巴川縣,仍隸合州。乾元元年(758年)巴川縣西南部分地劃給新置的大足縣。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撤巴川縣併入銅梁縣。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析銅梁、遂寧二縣部分地置安居縣,屬重慶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撤銅梁、安居二縣入合州;康熙六十年又以安居、銅梁二縣地復置銅梁縣,屬重慶府。1913年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1950年屬川東行署璧山專區,1951年屬江津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江津專區(1968年改江津地區)。1981年屬永川地區。1983年劃歸重慶市。地處盆中方山丘陵與盆東平行嶺谷交接地帶。涪江、瓊江、小安溪縱貫縣境。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農產以稻、小麥、玉米、高粱為主。特產中藥材使君子、白芍。為柑橘基地縣。礦產有煤、鐵、鍶(天青石)、重晶石、矽石及巴岳山礦泉水等。工業有採煤、電力、化工、建材、絲綢、機械、造紙、食品、紡織、化肥、碳酸鍶、鋁業等。“銅梁龍燈”工藝精湛,馳名國內外。境內有綿璧、銅大、銅合等公路。涪江通航運。縣西北有邱少雲烈士紀念館。名勝古蹟有西溫泉、巴岳山、武廟波侖寺、“銅梁文化”遺址。

銅梁縣字典分解

銅梁的解釋 (1).產銅的山。 南唐 陳陶 《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詩:“束馬過銅梁,苕華坐堪老。”(2).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縣 南。山有石樑橫亘,色如銅。《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多學一學:銅鑼灣【歷史地名】

在香港島東北部,西接灣仔馬師道,東至維多利亞公園,北隔維多利亞港與尖沙嘴相望。因北面海灣形似銅鑼得名。香港開埠初期,為英商最早的立足點。全港最大的百貨公司分布於軒尼詩道、怡和街、波斯富街等主要街道。飲食業極負盛名。古蹟有天后廟和蓮花宮。天后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相傳一戴姓漁民發現近海漂浮著一銅製紅香爐,奉為神靈,其後立廟供奉。香港別名紅香爐,即由此而來。廟古貌依然,門口雄踞石獅兩座,屋脊陶塑人物逼

銅梁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