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難封
指李廣抗擊匈奴貴族侵擾之功勞雖大,然而得不到高封。後以此典比喻功高沒有爵位,得不到高級封賞;或比喻命運不佳,有志難酬。當初,李廣堂弟李蔡同李廣一道侍奉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李蔡積累功勞到二千石(漢郡守俸祿,即月俸一百二十斛)級。漢武帝時期,做代(今河北蔚縣一帶)相(侯國最高長官)。於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擔任輕車將軍(雜號將軍之一),跟隨衛青大將軍出擊匈奴右賢王,有功達到封賞標準,被封為安樂(縣治在今山東博興東北)侯。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中,代替公孫弘(字季,薛〔今山東滕縣南〕人。漢武帝元朔年間為丞相。為人意忌,外寬內深,排擠善類)做丞相(輔佐皇帝,綜理全國政務)。李蔡為人品格在下等之中間,名聲在李廣以下很遠,但是李廣沒有得到爵位和封邑,官職沒有超過九卿,可是李蔡被封為列侯,職位達到三公。李广部下許多軍官和士兵有的取得封侯之賞。李廣曾經和望氣家王朔閒談,說:“從漢朝出擊匈奴(北方遊牧民族)以來,我沒有一次不在其中,可是各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夠中等人,然而因為出擊匈奴之軍功而取得侯爵的有幾十人,而我不算落在人家後面,可是沒有些微功勞去取得封地,原因是什麼呢?難道我的生相不該封侯嗎?還是命里注定呢?”此典又作“苦戰不侯”、“未封侯”、“數奇見惜”、“侯印不聞”、“百戰不侯”、“飛將難封”、“李廣數奇”。
【出典】:
《史記》卷109《李將軍列傳》2873、2874頁:“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景帝時,蔡積功勞至二千石。孝武帝時,至代相。以元朔五年為輕車將軍,從大將軍出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孫弘為丞相。蔡為人在下中(即屬第八等。漢時以九品論人,上中下之中又有上中下),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漢以太常、光祿勛、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卿),而蔡為列侯(爵位名。漢初稱徹侯,因避漢武帝劉徹諱,改通侯。又改列侯。漢代異姓功臣受封稱列侯),位至三公(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廣嘗與望氣(望雲氣附會人事,占卜吉凶)王朔(當時望氣家,善於占卜)燕語(私下交談),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略次於將軍)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古代對西北各族泛稱。此指匈奴)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
【例句】: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唐·李白《贈張相鎬》之二:“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 唐·杜甫《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唐·柳宗元《睢陽廟碑》:“數奇見惜,挫猿臂之將軍。” 唐·溫庭筠《傷溫德彝》:“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 宋·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將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斗得涼州。”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39回:“甘棠有蔭,空留後人之思;飛將難封,徒博數奇之嘆。” 清·郁植《悲歌》:“衛青天幸輒有功,李廣數奇竟何益。”
見 “李廣未封”。唐·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字典分解
成語李廣難封的解釋 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