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總督李秉衡簡介 他是怎么死的?如何評價李秉衡?

李秉衡,字鑒堂,生於 公元1830年,去世於公元1900你那,為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人。李秉衡初為縣丞,後為知縣,遷知州,法軍侵犯越南並將的時候,主持龍州西運局,與馮子材一起對抗法軍,最後去得諒山大捷。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時,率兵進京勤王,後在楊村戰敗,為保忠節,服毒自殺。

人物檔案

姓名:李秉衡

別名:鑒堂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地: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

出生時間:公元1830年

去世時間:公元1900年

職業:四川總督、長江水師大臣

主要成就:諒山大捷

諡號:忠節

四川總督李秉衡簡介 他是怎么死的?如何評價李秉衡?晚清之時,吏治腐敗,國庫空虛。當時在朝為官除了走科舉之路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靠捐官。這種政策當時已經很普遍,因為隨著列強的入侵,賠款的不斷加劇,清政府為了解決資金困難,便有了這種用錢買官的政策。

李秉衡入仕,就是靠的這種方法。他沒有考中科舉,後來花了一筆錢捐了一個縣丞,後來升官到知縣。光緒五年的時候,遷冀州知州,第二年升永平知府。光緒十七年,任廣西按察使。

當時正好法軍侵犯越南邊境,清廷上下決議,決定啟用老將馮子材,與法國開戰。當時李秉衡主持龍州西運局,在中法戰爭之時,與馮子材分任戰守,最終取得諒山大捷。彭玉麟奏言:“兩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光緒二十年,升安徽巡撫。

甲午戰爭爆發之後,李秉衡調任山東巡撫。日軍花園口登入,旅順告急,朝廷多次命李秉衡前往支援,李秉衡都按兵不動,直至海城失陷,清軍即令,才讓登州總兵“率所部嵩武軍北渡赴營口援遼東。”

日軍進攻威海衛的訊息傳來,清廷電令李鴻章、李秉衡“飛飭各防軍,晝夜梭巡,實力嚴防,不得稍有疏懈”。李秉衡雖然回令,但實際上卻沒有積極展開防禦戳事,甚至還分兵把守,使得防線拉長,防禦散漫薄弱,最後被日軍輕而易舉的攻破榮成。

雖然李秉衡自請交部議處,但是在戰事吃緊的情況下,自然未能成行。而在戰場上的李秉衡,卻屢屢將清廷命令至於不顧,甚至不曾多派兵前往保護威海衛。使得日本進攻威海衛的時候,占領了威海衛城和北幫炮台。威海衛失陷,北洋艦隊全滅,與李秉衡“目擊劉公島危急,不克救援”有密切關係。就連外國記者在討論劉公島失守的原因時,也將“本省巡撫李秉衡既按兵不動”,不“應約發援兵”作為重要原因。

光緒二十三年,庚子事變爆發,八國聯軍共同侵犯北京。時任四川總督,巡閱長江水師大臣的李秉衡當即招募兵力,入京師勤王。後在保衛京師,與聯軍交戰之時,在揚州戰敗,退至通州之後,服毒自盡。

李秉衡去世後,清廷初謚忠節,後聯軍認為李秉衡是此事變的罪魁禍首,要求嚴懲。清廷以先死而不治罪,最後被剝奪一切官職並撤銷恤典。

《清史稿》:“秉衡清忠自矢,受命危難,大節凜然,此不能以成敗論也。聯軍之占津、海也,長驅而入,唯士成阻之;俄兵之侵龍江也,乘隙以進,唯壽山拒之:固知必不能敵,誓以一死報耳。榮光爭大沽,鳳翔守愛琿,雖已無救於大局,而至死不屈,外人亦為之奪氣,何其壯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