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六賊之一童貫?他是太監為什麼會有鬍子?

童貫是北宋宋徽宗時期權宦,在當時權勢滔天,有“媼相”之稱。著名權相蔡京在當時被稱為明相,童貫被稱為“媼相”,由此可見童貫此人的權柄之大。

童貫是北宋時期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北宋從宋太祖定製開始,就對宦官有著極大的限制,所以在宋朝宦官沒有形成太大的勢力,而不像明朝之時,出過多為玩弄國政的奸宦。

《宋史 宦官列傳》:“宋世待宦者甚嚴。太祖初定天下,掖庭給事不過五十人,宦寺中年方許養子為後。又詔臣僚家毋私蓄閹人,民間有閹童孺為貨鬻者論死。去唐未遠,有所懲也。 厥後,太宗卻宰相之請,不授王繼恩宣徽;真宗欲以劉承規為節度使,宰相持不可而止。”

就是在如此苛刻的環境裡,童貫都能掌握國家軍政大權,不說是非,不論善惡,這一點還是挺值得小編個人欽佩的。

童貫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好,被《宋史》稱為“六賊”之一。不過到了現在,又有不同的聲音出現,關於童貫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定義,爭論不休。

如何評價六賊之一童貫?他是太監為什麼會有鬍子?在舊有的與童貫有關的歷史評價中,往往是將童貫貶在了土壤里。說他是當時的權相,是“六賊”,禍亂朝綱,危害國政。

童貫從幼時起就善於揣測上意,因此漸漸的被宋徽宗所重用。後來他又與蔡京聯合,互惠互利。童貫幫助蔡京成功升任京官,蔡京也在朝廷詔令攻打青唐的時候,大力舉薦他為監軍,開始涉及軍權。童貫因為此戰,收復四州,坐上了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的位置,後任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積累功績慢慢升遷至武康軍???

宋徽宗親令攻打西夏的時候,童貫率秦、晉的精銳部隊深入河、隴,派少數兵馬駐守蕭關古骨龍,認為可制夏人於死命。他首先派大將劉法攻打朔方,劉法認為此法不可行,於是便想要拒絕。但是 童貫卻用劉法當初對皇帝擔保過一定會取得此次作戰的勝利為要挾,使他明知不可行而行之,最後劉法不得已出塞,遇敵伏擊而死。當時朝廷不少武將都對此頗有微詞,但是卻不敢說童貫的不好。後來關右困弊,西夏軍也難以支持,於是童貫乘機通過遼人向西夏講和。此事到了童貫嘴裡,就成了他戰勝西夏。

另外當時漢人的官職按照規定是不可授給熟羌的,但是童貫不顧制度,提拔他們,最後使得軍政混亂。

公元1125年,宋朝依據公元1111年簽訂的共同攻打遼國的盟約,前往攻打燕京。此次作戰的大帥便是童貫,攻打燕京的時候,宋軍大敗。童貫當即對金人許以百萬貫錢財,請求他們代宋攻打燕京。童貫隱瞞戰敗的訊息,只說成功攻下燕京,實在狡詐至極。

後來金人撕毀宋金盟約,南下攻打宋朝,童貫再次出戰。他本以為能與金人議和,但是金人這次卻堅決的拒絕了他。面對金人的鐵騎,他果斷選擇了逃回京師,就這樣背棄了自己的責任。

因為這一件件事情,童貫被冠以“六賊”的名聲,也並不為過。

但是今天也有人指出,童貫在歷史上聲名如此之差,也許並不是本人真的做出了這些人神共憤之事,而是被人故意抹黑。

童貫本身身份就是一個宦官,本來就受到文官的鄙視。所以不能否認,在評價他的時候,那些史者會故意的抹黑他。

另外童貫之所以能崛起,全憑藉當初的青唐之戰。實際上當時宋徽宗因為宮內失火的原因,已經取消了攻打青唐的打算,是童貫暗自壓下這個訊息,執意攻打青唐,最終才收復四州,取得了勝利的。

宋朝對兵許可權制之嚴,統兵全和調兵權的分離,保證皇帝對兵權的絕對領導的制度,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宋朝皇帝對兵權的控制,甚至到了打仗用什麼陣法都由皇帝事先決定。這樣一個僵硬的軍事制度,實際上對作戰毫無用處。所以歷史上有名大將,實際上都是“違命不尊”之人。童貫當初能不顧皇帝的旨意,執意攻打青唐,已經表明了他個人的軍事素養。所以說童貫毫無才華,只是一個玩弄權柄之人,並不公正。

另外,童貫自幼跟隨在李憲身邊。李憲是當時宦官中有名的將領,所以耳濡目染之下,童貫也應該不是絲毫不通軍務之輩。

再次,如果童貫真毫無才華。那么對方臘戰鬥的勝利,則不會那般明確。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役,他也不可能那么快的升至高位,並且成為歷史上掌控兵權最久的宦官。皇帝不是眼瞎之人,童貫必然是有所成就,才會升官的。

最後,小編猜想童貫之所以被打落地底,很有可能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一是忌憚他手握重兵的帝王與文臣一道,將其貶低至奸宦,從而保證自己的統治。

歷史上童貫長的“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頤下生著鬍鬚,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他不像大部分太監 一樣,自幼就受閹割,而是在將近二十歲的時候才閹割,因而身體得到了發育,留下了這些特徵。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