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個什麼樣的人?後世對曾國藩的評價

曾國潘是清末名臣,在清末列強入侵,內憂外患之際,硬是憑藉自己的鐵血手段,與左宗棠等人,將積弊的清王朝的氣運延續五十多年。只看這一句,就可以知道曾國潘對晚清的重要性。曾國潘,字伯涵,號滌生,初名子城,為湖南湘鄉漢族人,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公元1811年,出生於湖南一個小地主家庭。其父家有薄田,卻不事生產,醉心於科舉,可惜十七次都不中,才終於打消科舉的想法,回家辦了一個學堂。由此,曾國潘小的時候就跟隨在其父身邊學習。因其自幼勤奮好學,所以成就顯著,相傳他6歲入塾讀書,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後來科舉取仕,雖然小有波折,但最終憑藉其才,一步一步位極人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公元1872年去世之後,謚曰文正。

曾國潘其才,功在當時,利在萬代。因其極具前瞻性的眼光,促進了中國的近現代化建設。在他建議指導下,中國建造了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也由此,曾國潘被後世人稱為“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同時他還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生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自然不可能像盛唐的臣子一般,人們記住的多是他們的功績。因為時局的特殊性,那個時代的臣子,一個不慎,很有可能會留下千古罵名。再加上人們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真正陪你過偏差也就愈加明顯。

曾國潘一生鎮壓太平天國,提倡“經世致用”,希望用實業興國,本應該名垂千古,被當時之人讚揚,但因為一件事件的處理,使得他身染污名。這個事件,就是天津事件。

曾國藩是個什麼樣的人?後世對曾國藩的評價當時的人,懷疑法國天主教借傳教之名,拐賣婦女兒童,因此聚集在一起,圍在天主教外面,希望能討個說法。此事被認為是清朝官員督管不力,因此在兩方相遇之後,起了衝突。激烈爭吵之下,天津縣令遭遇槍擊,中方有人受傷死亡。此事被民眾所知後,群情激奮,衝到教堂內,對法國臣子及傳教士和若干修女,進行報復。

此事件發生後,清廷派曾國潘全權處理此事。曾國潘從時局和國家實力考慮,知道若是開戰,清朝絕對打不過法國。因此為了平息法國人的怒火,將主犯幾人處死,並派官員前往道歉。曾國潘的做法,是從清朝大局考慮,卻沒有想過那些喪屍了親友之人的普通民眾的感受。這么處理後,當時人全都調轉矛頭,聲討曾國潘,甚至罵他為“賣國賊”。辛亥革命後的部分革命黨人,斥為“開就地正法之先河”。

“賣國賊”對於一個一心想要,增強國家實力的大臣有多沉重。而且當時的曾國潘已經年老,在此事件發生不久後,甚至身患重病去世。對此有些學者認為,曾國潘很有可能承受不住,因為天津教案督辦不力的打擊,進而讓身體病重更深。

曾國潘處理這件事情,也許的確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我們不能否認他對國家建設的貢獻,所以嚴格說來他的功績大於過錯。

對於曾國潘,後世許多人稱之為“半聖”。此種稱呼方法,可見其評價之高。而之所以如此稱呼他,正是因為曾國潘說了許多聖人之言,對人極具教化作用。但是在小編看來,曾國潘雖然在教化方面,的確具有很高的成就。可是聖人,聖人,其實也是一個人。曾國潘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善於總結自身過錯,並且對於自己的缺點,時刻督促改正,向好的方向發展而去。比如他辦公的時候,午休,起來後,欲望漸起。對於這種私密的事情,曾國潘並不覺羞愧,只坦然面對,希望下次改正。所以小編說曾國潘是個普通人,但是卻善於改正總結。

梁啓超認為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左宗棠: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毛澤東評價曾國潘:“愚意所謂本源者,倡學而已矣。博學如基礎,今人無學,故基礎不厚,進懼傾記。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