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為什麼不選奕訢當皇帝?如果奕訢當皇帝會怎樣

奕䜣,全名愛新覺羅·奕欣,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同父異母兄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奕䜣是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號樂道堂主人,又因為親近外國列強,時人稱其為“鬼子六”。

先不說他親近外國列強的對錯,先看他在朝為官時,做的一系列政策,應該是夠資格為皇的了。奕䜣是皇族中難得能接受西方事務,並且能看清中西方差距所在,並且堅決支持學習西方列強先進的技術,從而達到國富民強目的的人。他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這場運動的重要中樞,曾國潘這一類創辦洋務事業的官員,皆都受到他的保駕護航。在他的領導下,洋務運動堅持以創辦軍事重工業為主,民用工業為輔,增強國家實力,從而抵制外國侵略的目標,成為了近代工業的起點。不說其他,只說洋務運動,奕?似乎比鹹豐帝更適合當皇上。

許多人都與小編抱有一樣多想法,奕䜣比鹹豐更適合當皇帝,可為什麼道光帝最後卻選了鹹豐來當皇帝呢?

實際上到了道光帝後期該立皇儲的時候,道光帝一共有6兒子。分別是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䜣,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 ,皇九子奕譓。這時候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年齡都還尚幼,完全不在考慮之列。而皇五子奕誴生性頑劣,不適合當儲君,於是皇五子也被道光排除了。這樣一來,道光帝的選擇方向就只有兩個,一個是皇四子奕詝,另一個就是皇六子奕䜣。雖然只剩下兩個人了,但卻讓道光帝更加為難,兩個人之間到底選擇誰,他一直拿不定主意。

道光為什麼不選奕訢當皇帝?如果奕訢當皇帝會怎樣道光帝對兩位皇子嚴格考察要求,奕䜣聰慧,學識進步很快,教授他的知識能很快掌握,有帝王之才。而奕詝呢,每次與奕䜣比較功課的時候,常常謙虛退讓,讓自己的弟弟獲勝,道光帝認為其有帝王之風。考慮來,考慮去,他最終選擇了奕詝,也就是後來的鹹豐皇帝繼承大統。至於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奕詝有一個好母親。奕詝的母親是道光帝的摯愛,孝全成皇后。她一進宮後,便得到了道光帝的全部愛戀,道光帝對其的寵愛世所共見。而後來孝全成皇后,莫名暴斃(傳言是太后毒殺),一直以來都是道光帝心中的同痛。而奕䜣的生母雖然在後來受到道光帝寵幸,但絕沒有孝全成皇后那般,獲得道光帝的全部喜愛。這一點從道光帝至死,都沒有將其從貴妃冊封為皇后就可以看出。出於對亡妻的懺悔,他冊奕詝為皇儲。

其次,奕詝有一個好老師。奕詝的登基離不開自己老師的支持,無論從哪個方面,都幫助奕詝良多。因為他的指導,奕詝才能在狩獵中表現出色,從而讓道光帝認為他與自己的執政理念相符,於是傳位給他。

最後,是一個傳聞故事。據說當年道光帝在冊封皇儲猶豫不定的時候,反覆在紙上寫奕詝和奕䜣的名字。那個時候伺候的小太監機敏,眼尖的看出,道光帝寫的最後一筆拉的很長,猜想肯定是奕䜣,於是跑去靜貴妃宮中討喜。奕䜣的生母靜貴妃聽後大喜,但她不是一個能藏得住話的人。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就四處宣揚,最終被道光帝知道。原本是要立奕䜣為儲的,因為這事,便改變了主意。

雖然鹹豐帝登基之後,並沒有挽回大清頹勢,但那並不代表奕䜣上台之後,能好到哪兒去。雖然奕䜣提出創辦洋務運動,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力,但若是他當皇上也同樣不能拯救大清。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歸根結底,奕䜣的利益是建立在封建傳統制度之上的。這就決定了他並不會動搖制度根本,而想要徹底的恢復,就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所以奕?上台之後,有可能會延遲大清滅亡的速度,但同樣也並不能挽救大清敗亡的結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