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楊銳是個什麼樣的人?楊銳的詩歌

清朝大臣楊銳,生於公元1857年,去世於公元1898年,字叔嶠,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楊銳出生在四川綿竹一個書香門第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時楊銳受清朝名臣張之洞讚嘆,長成之後進入張之洞幕府,因為高潔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華而被張之洞看中,成為張之洞委以重任的幕僚。楊銳在張之洞府下之時,多次為張之洞出謀劃策,但凡是呈入京都的重要奏摺都是由楊銳代筆。

公元1889年,楊銳成功考取內閣中書,後晉升內閣侍讀。楊銳進入仕途之後,積極展開各愛國運動。後來經歷甲午戰爭之痛,與梁啓超等人一同謀劃維新變法事宜,成為維新派重要人士。維新變法失敗後,在北京菜市口遇害。

楊銳是一個非常聰慧之人,自幼受父兄教導,少時就已經嶄露崢嶸。他與其兄楊聰得張之洞稱讚,贊為蜀中當代的蘇軾和蘇轍。

楊銳是一個愛國有才的知識青年,這一點無需置疑。楊銳在張之洞府下當幕僚的時候,就竭盡所能的維護國家利益。當時法國侵犯越南,進逼清朝邊境。楊銳極力主張援越抗法,並且還一力促成了張之洞重新啟用已經退職的愛國老將馮子材抗擊法軍。最終在馮子材的帶領下,成功擊敗法軍。捷報傳來,楊銳滿懷激情,代張之洞草擬了《廣軍援桂奏稿》,此稿成為近代史上一篇重要文獻。

清朝楊銳是個什麼樣的人?楊銳的詩歌在進入官場之後,楊銳更加積極的開始了自己的愛國運動。甲午戰爭之時,清軍勢弱,議和的訊息傳來,令楊銳憂憤異常。而與此同時,慈禧太后竟然因為一己之私,為了大辦自己的六十大壽,挪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當時勸諫之人都被慈禧殺害,因此沒有人再敢開口。只有楊銳一個人,積極運作,鼓勵御史,並且代寫奏章,直言上諫。後來因為觸怒慈禧太后,差點被打發充軍,好在恭親王奕?求情得免。就是這樣,他都還沒有放棄。後來更是直接站到了慈禧的對立面,進行維新變法運動。

楊銳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他既進步又局限。雖然他一力主張維新變法,進而變法圖強,但是他的維新變法是有局限性的變法,從根本上來說並沒有動搖封建通知的基礎。他仍然保留了皇權的至高性,只寄希望於皇權之下的改革,獲取帝國的新生。最為重要的是,為了能使得變法得到光緒皇帝的同意,他親自改正刪減了許多變法措施。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雖然楊銳看到了變法的勢在必行,看到了只有變法才能使中國向日本那樣迎來新生。但是出生於封建地主家庭,並且已經成為官僚系統中一員的楊銳,從根本上來說就已經具備局限性了。加之當時的社會環境,也不得不使其只能劃定一個方框,在劃定的方框中進行變法。

儘管楊銳的變法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是在當時楊銳能夠站出來,不顧自生命危險,用自己的鮮血喚醒國民的意識。其壯烈的犧牲精神,還是值得眾人讚揚的。

臘月十五夜月

錦官城裡暫停鞍,紅粉樓頭獨倚闌。

一十二回明月夜,可憐都向客中看。

過太原作歌

太原公子虬髯客,笑指并州作王跡。龍起虛傳晉水清,至今猶見汾雲白。

此地從來王者都,百年腥穢經胡雛。三河節概向誰是,段千田子今時無。

摧輪倏登太行道,黃沙屯雲沒青草。往者災荒連四年,飽聞白骨高於田。

古堠離離識官路,頹垣漠漠尋炊煙。朅來風塵厭辛苦,鳴鋏宵深代人語。

只為肝腸報信陵,肯令口舌夸齊虜。莫辭且坐燕薊游,有夢早到金台土。

固關東連人去稀,山川霸氣兩依微。晉陽莫問前朝事,惟有秋風數雁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