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後 最早恆星可能瘋狂地鏇轉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稱,宇宙中最早出現的恆星可能鏇轉運行,且運行速度非常快,時速達到161萬公里以上。

宇宙大爆炸後 最早恆星可能瘋狂地鏇轉

NGC6522球狀星團

這些宇宙最早的恆星也被稱為“鏇星(spinstar)”,形成於137億年前之後的短暫時期,它們是質量超大的恆星,重量達到太陽的8倍以上。但是它們的壽命非常短暫,僅存在不足0.3億年。核聚變反應驅使這些恆星運行,同時該核聚變反應在宇宙早期形成比氦更重的元素。

科學家發現120億年前叫做NGC6522的球狀星團存在這種鏇星結構,NGC6522是迄今銀河系內發現最早的球狀星團,它將證實早期宇宙重元素在宇宙的“播種狀況”。然而,該球狀星團中恆星的光線研究分析將揭示其中的元素成份,與宇宙首批恆星的性質相矛盾。

德國萊布尼茲天體物理學協會天體物理學家克里斯蒂娜-奇皮尼(CristinaChiappini)和她的同事使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VLT)重新檢查NGC6522球狀星團的觀測數據,他們發現其中8顆恆星具有較高含量的罕見鍶和釔元素。美國巴爾的摩市太空望遠鏡科學協會天文學家詹森-圖姆林遜(JasonTumlinson)稱,是否存在刺狀結構將解釋是否這些恆星是鏇星,科學家計算發現這些恆星表面鏇轉時速達到180萬公里。相比之下,太陽表面的鏇轉時速大約7200公里。銀河系內超大質量恆星通常情況下鏇轉時速為360000公里。

高速鏇轉導致該恆星內層和外層氣體層之間產生重疊,形成的層疊核子反應將產生放射性氖元素,它將釋放鐵原子和其它重原子碰撞的中子,從而形成鍶和釔。研究人員強調稱,在鏇星死亡之後,這些重元素將形成新的恆星孕育灰塵雲,並最終形成NGC6522球狀星團中的恆星。

快速鏇轉的鏇星可比較慢的鏇星更明亮,這將潛在有助於解釋宇宙早期神秘的“消電離作用”,宇宙早期氫氣曾遍及宇宙,並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4-9億年被電離成為質子和中子。研究人員稱,鏇星在恆星風作用下的進化歷程中損失了質量,這將有助於解釋宇宙早期超大質量恆星的痕跡為什麼現在無法觀測到。

宇宙大爆炸後 最早恆星可能瘋狂地鏇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