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2000年>> 10月11日

2000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在京舉行

2000年10月11日

2000年10月11日,建國以來中國工程科技界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國際會議——2000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說,工程科技架起了科學發現與產業發展之間的橋樑,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大槓桿,可以預料,21世紀必將是科學技術特別是工程科學技術進一步高速發展的世紀。
這次大會是在世紀之交,中國工程科技界和國際工程科技界的一次盛會,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工程科技界的代表歡聚一堂,共同回顧百年來工程科學技術的成就,探討新世紀發展工程科技、造福人類社會的大計。
江澤民主席出席了上午的開幕式並致辭。
江澤民說,工程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中一直起著發動機的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工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一個最重要因素。科學發現推動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形成科學原理,工程科技的使命則是把科學原理變成改造世界的能動力量。他說,電力網、通訊、交通運輸、水利和供水等系統工程的建立與普及,是20世紀工程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使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發電、核能、航空航天、計算機、基因組工程等重大科學技術成就,成為工程科技發展新的里程碑而載入史冊。
江澤民說,中國在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離不開工程科技的巨大支撐。中國政府和人民高度評價中國工程師們所作出的貢獻。我們為擁有以詹天佑、茅以升、李四光、錢三強和健在的錢學森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國際著名工程師而自豪。工程師是新生產力的重要創造者,也是新興產業的積極開拓者。尊重工程師的創造性勞動,培養大批工程科技人才,是推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就是中國成立中國工程院的原因所在。他說,世界的發展,文明的進步,向科學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更好地保護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存環境,使我們的子孫後代擁有一個更為美好的發展空間。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宋健主持了開幕式。開幕式上,6位演講人作了大會主題報告,其中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依德利斯博士作了題為《數字時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演講,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作了《探求自然界的基本構造》的演講,美國國家工程院院長沃爾夫教授作了《21世紀計算與信息技術面臨的挑戰》的演講,劍橋大學校長布魯斯爵士作了《合作研究———解決科研經費的有效途徑》的演講,德國弗朗霍夫研究學會主席瓦耐克博士作了《架起科學與經濟之間的橋樑》的演講,上海市市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作了《工程科技與城市經濟》的演講。
開幕式後,大會分別對信息、生物晶片、新材料、環境、先進制造及運載技術、能源、土木工程及農業8個領域的工程科技發展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10月11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