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隻“克隆羊”誕生 引起世人關注
1996年7月5日
克隆技術的成功標誌——“多利”
1996年7月5日,英國蘇格蘭盧斯林研究所胚胎學家維勒穆特博士和他領導的基因小組在綿羊無性繁殖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一隻無性繁殖的綿羊已經在他的試驗基地出生。這隻被命名為“羊娃娃”(英文原名為DOLLY)的小羊正在盧斯林研究所的實驗場上悠閒地吃著青草。維勒穆特博士介紹說,他的研究小組從一隻母羊乳房上提取一個乳腺細胞,把該細胞內的基因材料與從另一母羊身上提取的卵子(把卵子去掉核心)進行電子“焊接”,形成一個胚胎,並把此胚胎移入另外一母羊子宮內培育,便順利生下了這隻羊羔。羊羔是其“基因母羊”的完全複製品,其所有“生物特性”與提供“基因材料”的羊保持一致。科學家給利用這種無性繁衍技術生產的羊起名為“克隆羊”。維勒穆特博士證實,從理論上來說,利用同樣方法,人也可以複製“複製人”。一旦成為現實,世界上將有可能生存著完全一樣的眾多“複製人”。現年52歲的維勒穆特博士,在此領域已經默默進行十年研究。不過,維勒穆特在1997年2月首次承認:不排除多利出自胚胎細胞的可能性。“存在一種極小的可能性,即用以產生多利的細胞來自胚胎細胞而不是一隻成年母羊的體細胞。”“有些動物在懷孕時,在它們的循環系統中可以出現胚胎細胞,我們和其他人完全忽略了這一事實。”胚胎細胞的染色體應當是一半來自雌性,另一半來自雄性。最近20年來,在實驗室中用胚胎細胞克隆牛、羊和猴子已經不再是新鮮事。如果多利是由胚胎細胞所產生的,那么它就不能被稱為哺乳動物無性繁殖的重大突破。
儘管圍繞“多利”還有些爭議,可它畢竟是世界生物科學的奇蹟,這一點沒有人懷疑。
英國羅斯林研究所1998年4月23日宣布,克隆羊多利4月13日順利產下一隻體重2.7公斤的母羊羔,取名為邦尼。據稱,目前母羊多利和小羊邦尼的身體狀態良好。有訊息稱,多利是與一隻威爾斯山羊交配後懷孕的,為避免流產,自懷孕以來便處於隔離狀態。研究所一直希望多利能生育,以證明克隆羊身體健康,而且有生育能力。人們原本擔心,由於多利羊是從一隻6歲的成年羊克隆出來的,它也許會過早衰老,但健康的邦尼消除了人們的這種擔心。研究所已證明克隆動物有生育能力,例如用不同方法克隆出來的梅甘和莫里已有自己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