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懷徐德裕

作者:李昱 朝代:元代

歲暮懷徐德裕原文

客居在南山,山空歲雲莫。

青陽殘夜逼,華發流年度。

掩書坐無聊,風燈影回互。

懷我冰玉人,悠悠隔長路。

孔孟垂微言,夷齊振高步。

千秋常不厄,人能識其故。

吁嗟宇宙間,狂流肆馳騖。

何由枉巾車,相與論幽素。

詩詞問答

問:歲暮懷徐德裕的作者是誰?答:李昱
問:歲暮懷徐德裕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遇韻

參考注釋

客居

在外地居住;旅居

客居成都十年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青陽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漢書·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 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青陽初應律,蒼玉正臨軒。” 明 何景明 《發京邑》詩之三:“青陽藹廢墟,春氣感鳴禽。” 郭沫若 《嘆逝》詩:“可是恨冬日要別離?可是恨青陽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於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靈臺以觀雲物,降居青陽左個,布政事。” 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青陽左個,大寢東堂北偏。”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韓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夫《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陽宛兮。’” 漢 應瑒 《神女賦》:“騰玄眸而睋青陽,離朱脣而耀雙輔。”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賀 《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姚文燮 註:“苦節自矢,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史記·樂書》:“常有流星經於詞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 西陵 《青陽》之樂,皆取之於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十》:“《青陽》奏,發《朱明》。”

(6).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國語·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 韋昭 註:“ 青陽 , 金天氏 帝 少皞 。”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 漢 為 涇縣 地。 唐 置 青陽縣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韓翃 《贈別韋兵曹歸池州》詩:“ 楚 竹 青陽 路, 吳 江 赤馬 船。”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風涼月天如洗。”

殘夜

夜將盡時。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海日生殘夜, 江 春入舊年。” 唐 杜甫 《月》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宋 范成大 《虎牙灘》詩:“步頭可檥船,安穩睡殘夜。”

華發

斑白的頭髮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流年

(1) 流逝的歲月;年華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運氣

看流年大運

無聊

(1) 因精神空虛而煩悶

他一閒下來,就感到十分無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沒有意義而使人生厭

(3) 生活窮困,無所依賴

窮餓無聊。——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臥病無聊。——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燈影

(1) 燈光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2) 燈光照在物體上形成的影子

回互

(1).迴環交錯。 唐 柳宗元 《夢歸賦》:“紛若喜而佁儗兮,心回互以壅塞。” 清 顧炎武 《孝陵圖》詩:“十里無立椔,岡阜但回互。”

(2).曲折宛轉。《朱子語類》卷一二二:“近日 浙 中文字雖細膩,只是一般回互無發奮底意思。”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出山》:“對戎王言語須回互。”

(3).邪曲。 唐 張籍 《相和歌辭·白頭吟》:“人心回互自無窮,眼前好惡那能定。” 明 歸有光 《六言六蔽》:“詐偽之不足以勝吾信,回互之不足以勝吾直。”

亦作“廻互”。1.迴環交錯。《文選·木華<海賦>》:“乖蠻隔夷,迴互萬里。” 李周翰 註:“迴互,迴轉也。” 唐 高適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詩之六:“北風吹萬里,南雁不知數;歸意方浩然,雲沙更迴互。” 明 李東陽 《華山圖歌為喬大常宇作》:“置身忽在中峯頂,極目乾坤莽迴互。”

(2).往復;來回。《隋書·儒林傳·何妥》:“ 公孫濟 迂誕醫方,費逾巨萬; 徐道慶 迴互子午,糜耗飲食。”按,“迴互子午”,謂不分晝夜。 唐 元稹 《捉捕歌》:“網羅布參差,鷹犬走迴互。”

(3).轉換,變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自 魏 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謎也者,廻互其辭,使昏迷也。”

(4).指回護。 唐 陸贄 《奉天論蕭復狀》:“ 從一 等倘自迴互,則 蕭 復 不當受疑。”

冰玉

(1).冰和玉。常用以比喻高尚貞潔的人品或其他潔淨的事物。 唐 康駢 《劇談錄·洛中豪士》:“弟兄列坐,矜持儼若冰玉,餚羞每至,曾不下筯。” 宋 辛棄疾 《清平樂》詞:“斷崖脩竹,竹里藏冰玉。” 金 蔡松年 《水調歌頭》詞:“西山六街碧,嘗憶酒旗秋。神交一笑千載,冰玉洗雙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馬》:“有孀婦,姿容頗美,年纔二十餘,獨處一室……纔向暝,便閉門,室中不容婢女出入,人謂冰玉之操,不是過矣。”

(2).岳父和女婿的代稱。“ 冰清玉潤 ”的省稱。 宋 蘇軾 《與王定國書》:“知今日會兩壻,清虛陰森,正好劇飲,坐無狂客,冰玉相對,得無少澹否?” 明 謝讜 《四喜記·思憶雙親》:“喜難量,相輝冰玉,天賜這美東牀。” 清 李漁 《蜃中樓·訓女》:“也須要才貌相均,年歲相當,冰玉相憐,門閥相高。念翩翩龍種,怎共那魚蝦為伴。”參見“ 冰清玉潤 ”。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長路

遠路。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敦煌曲子詞·菩薩蠻》:“唯念離別苦,努力登長路。”《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只見途間一人頭戴氈笠,身背皮囊,滿身灰塵,是個慣走長路的模樣。”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並稱。 晉 張協 《洛禊賦》:“於是搢紳先生,嘯儔命友,攜朋接黨,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賓慕 顏 柳 。臨涯詠唫,濯足揮手。” 宋 王安石 《哭梅聖俞》詩:“棲棲 孔 孟 葬 魯 鄒 ,後始卓犖稱 軻 丘 。” 元 郝經 《原古上元學士》詩:“麟死九鼎淪,萬世無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聖。” 清 朱軾 《<張子全書>序》:“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 孔 孟 為法。”

微言

(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辭

微言議賑捐

(2) 密謀;密言

夷齊

伯夷 和 叔齊 的並稱。《孔叢子·陳士義》:“ 夷 齊 無欲,雖 文 武 不能制。” 唐 李白 《梁園吟》:“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 夷 齊 事高潔。” 廖仲愷 《有感》詩:“扣馬 夷 齊 思止暴,亡羊 臧 谷 共傷時。”參見“ 夷叔 ”。

高步

(1).闊步,大步。 晉 左思 《詠史》之五:“被褐出 閶闔 ,高步追 許由 。” 明 雷士俊 《寄王築夫》詩:“琴書敦宿好,高步蹈 顏 曾 。”

(2).猶高蹈。指隱居。 唐 劉長卿 《潁川留別司倉李萬》詩:“想君疇昔高步時,肯料如今折腰事。” 宋 曾鞏 《送鄭州邵資政》詩:“雋游追幕府,高步集 蓬萊 。”

(3).超群出眾。 唐 顏真卿 皇甫曾 等《七言重聯句》:“頃持憲簡推高步,獨占詩流橫素波。” 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下》:“ 戣 ( 孔戣 )高步公卿間,以方嚴見憚。” 明 胡應麟 《詩藪·國朝上》:“ 成化 以還,詩道旁落, 唐 人風致,幾於盡隳。獨 李文正 才具宏通,格律嚴整,高步一時,興起 李 何 ,厥功甚偉。”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 “宇”指無限空間,“宙”指無限時間。一切物質及其存在形式的總體。哲學上又叫“世界”

狂流

(1).洶湧的水波。 嚴復 《送沉濤園備兵淮揚》詩:“滄海狂流橫茫茫,晨光前路遠微微。”

(2).猶涌流。 巴金 《將軍集·將軍》:“他極力忍住眼淚,然而眼淚終於打敗了他,從眼眶裡狂流出來。”

馳騖

奔走趨赴

忽馳騖以追逐兮。——《楚辭·離騷》

東西南北,馳騖往來。——《漢書·司馬相如傳》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巾車

(1).以帷幕裝飾車子。因指整車出行。《孔叢子·記問》:“ 文 武 既墜,吾將焉歸……巾車命駕,將適 唐 都。”《南史·文學傳·孔廣》:“ 緒 數巾車詣之。” 清 金人瑞 《戊子春積雨如晦久不晤草座先生天甫晴便忽睹書此為樂也》詩:“城中泥雨盛冠蓋,野外日高未巾車。”

(2).指有帷幕的車子。 晉 陶潛 《歸去來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宋 蘇軾 《和寄天選長官》詩:“何時命巾車,共陟雲外嶠?” 清 趙翼 《入雲棲十餘里修篁夾路》詩:“我乘巾車行,苦障帷數幅。”

(3).古代官名。《周禮·春官·序官》:“巾車,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鄭玄 註:“巾車,車官之長。”《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左傳·哀公三年》:“校人乘馬,巾車脂轄。” 杜預 註:“巾車,掌車。”

相與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相與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幽素

(1).幽寂,寂靜。 唐 李賀 《傷心行》:“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 唐 李商隱 《房中曲》:“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清 朱子臣 《司空樓》詩:“ 江陵 鯉魚泣幽素, 陽春門 下官家署。”

(2).恬淡質樸。 唐 張九齡 《答陳拾遺贈竹簪》詩:“幽素宜相重,雕華豈所任。” 明 陳子龍 《歲暮雜感》詩:“君子樂幽素,小人為荒淫。” 清 龔自珍 《寒月吟》:“而我屏見聞,而汝養幽素。”

(3).幽情素心。 宋 吳文英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詞:“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繫幽素。”

(4). 唐 科舉科目名。《舊唐書·文苑傳上·王勃》:“ 勃 年未及冠,應幽素舉及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六:“ 唐 科目至繁,《唐書》志多不載,或略見於列傳,今裒集於此……幽素;詞贍文華;直言極諫;抱儒素。”

詩詞推薦

歲暮懷徐德裕原文_歲暮懷徐德裕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