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一原文
別來誰是置書郵,恨不隨君塞上游。
玉蕊有花羞插鬢,金壘無酒可消憂。
東風冷節人長瘦,細雨重門燕亦愁。
底事歸期盡虛語,幾番臨鏡誤梳頭。
詩詞問答
問: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別來
(1).離別以來。 南朝 宋 謝惠連 《代古詩》:“別來經年歲,歡心不同凌。” 唐 竇群 《贈劉大兄院長》詩:“路自 長沙 忽相見,共驚雙鬢別來殊。” 郭沫若 《喀爾美蘿姑娘》:“我們別來將近兩個月了。”
(2).另外。《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眼見得這座祖宅,還值萬數銀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別來募化黃金,興鑄仙像。”
置書郵
本作“致書郵”。傳遞信件、文書的驛使。語本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殷洪喬 作 豫章郡 。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 石頭 ,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喬 不能作致書郵。’” 唐 杜甫 《晚秋長沙蔡五御史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省》詩:“甘從投轄飲,肯作置書郵。” 唐 陸龜蒙 《送友人之湖上》詩:“欲寄一函聊問訊, 洪喬 寧作置書郵?”
塞上
邊境地區。亦泛指北方 長城 內外。《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 胡 。” 唐 杜甫 《秋興八首》詩之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宋 曾鞏 《西湖》詩之一:“塞上馬歸終反覆, 泰山 鴟飽正飛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宣大二鎮漕河》:“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無人談及,並不曉塞上有此渠可漕矣。” 清 龔自珍 《夜坐》詩:“塞上似騰奇女氣,江東久霣少微星。” 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詩:“永夜駝鈴傳塞上,極天樹影遞關東。” 陝西 民歌《塞上要唱江南樂》:“隨著歌聲過 黃河 ,塞上要唱江南樂。”
玉蕊
亦作“ 玉蘂 ”。1.玉的精英。《漢武內傳》:“ 王母 曰:‘ 昌城 玉蕊, 夜山 火玉,有得食之,後天而老。’” 晉 庾闡 《遊仙詩》之八:“朝餐雲英玉蕊,夕挹玉膏石髓。” 南朝 梁 庾肩吾 《東宮玉帳山銘》:“玉蕊難移,金花不落。隱士彈琴,仙人看博。”
(2).即玉蕊花。 唐 白居易 《代書一百韻寄微之》:“ 唐昌 玉蕊會, 崇敬 牡丹期。”《群音類選·端正好·遊春》套曲:“牡丹亭嬌容膩粉,芍藥圃濃香艷蕋,玉蕋山茶間紫薇。” 清 方文 《紅豆》詩:“花似 揚州 玉蘂開,實如 南海 紺珠來。”參見“ 玉蕊花 ”。
(3).指花苞。 宋 梅堯臣 《詠王宗說園黃木芙蓉》:“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元 商衟 《天淨沙》曲:“雪飛柳絮梨花。梅開玉蕊瓊葩。雲淡簾篩月華。” 清 汪懋麟 《閏三月三日飲華溪石上》詩之二:“玉蘂沿谿放得齊,畫樓檐榜喜新題。”
(4).喻雪花。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仲文質夫 四歲,賦《雪花詩》云:‘瓊英與玉蕊,片片落階墀。’”
無酒
(1).沒有酒。《詩·小雅·鹿鳴》:“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南朝 宋 謝靈運 《逸民賦》:“有酒則舞,無酒則醒。”
(2).沒有喝醉。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第二折:“[ 曹 末雲]‘呀呀呀, 壽亭侯 是醉了也。 張文遠 ,扶著 壽亭侯 還宅去。’[ 張遼 雲]‘丞相, 壽亭侯 無酒也。’[ 曹 末雲]‘您怎生知道?’”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第二折:“我恰才本無酒,我聽的那廝説我哥哥兄弟在 古城 ,我故意推醉。”
消憂
消解愁悶。《藝文類聚》卷七四引 漢 馬融 《樗蒲賦》:“ 伯陽 入戎,以斯消憂。”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唐 楊巨源 《上劉侍中》詩:“消憂期酒聖,乘興任詩狂。” 茅盾 《宿莽·色盲》:“浪漫主義把戀愛當作神秘的聖殿,頹廢主義又以為是消憂遣愁的法寶。”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節人
(1).謂約束人的行為,使遵禮而行。《史記·滑稽列傳》:“ 孔子 曰:‘六蓺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
(2).有節操的人。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潔皎分以守終,不遜避而苟免者,節人也。”
細雨
小雨。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首夏詩》:“冷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 唐 劉長卿 《別嚴士元》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宋 陸游 《小園》詩:“點點水紋迎細雨,疎疎籬影界斜陽。” 茅盾 《子夜》十九:“現在是濛濛細雨,如煙如霧。”
重門
(1).謂層層設門。 漢 張衡 《西京賦》:“重門襲固,姦宄是防。” 晉 左思 《蜀都賦》:“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 宋 張先 《青門引》詞:“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
(2).宮門;屋內的門。《文選·謝朓<觀朝雨>詩》:“平明振衣坐,重門猶未開。” 呂向 註:“重門,帝宮門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詩:“價重 銅龍樓 ,聲高重門側。” 宋 張元乾 《怨王孫》詞:“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閨詠》:“鎖香閨慵窺蝶翅,掩重門休看蜂隊。”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園記》:“由堂左折,循牆入重門,中敞以廣庭,前繚以曲榭。”
(3).猶重關。喻指邊防要塞。《梁書·武帝紀下》:“不能使重門不閉,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車書未一。”《明史·孫繼魯傳》:“天設重險,以藩衛國家,豈可聚師曠野,洞開重門以延敵?”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歸期
返歸的日期
歸期未定
虛語
(1).假話;空話。《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 漢 鄒陽 《獄中上樑王書》:“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謂徒虛語,乃今知之。” 明 劉基 《發普濟過明覺寺至深居記》:“人言天下名山水,多為浮屠所占,豈虛語哉?”
(2).不用典故的語句。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近 任昉 、 王元長 等,辭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
臨鏡
對鏡。 唐 元稹 《三兄遺白角巾》詩:“暗梳蓬髮羞臨鏡,私戴蓮花恥見人。”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趙五娘憶夫》:“憶昔事君子,鷄鳴下君床,臨鏡理笄總,隨君問高堂。”
梳頭
梳理頭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李 梳頭,髮委藉地,膚色玉曜。” 唐 杜甫 《遣興》詩:“干戈猶未定,弟妹各何之?拭淚霑襟血,梳頭滿面絲。” 宋 朱敦儒 《感皇恩》詞:“早起未梳頭,小園行徧。” 許傑 《慘霧》:“他坐在她面前,眼睜睜地看她梳頭。”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一原文_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