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初雪歌題趙乾所畫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江行初雪歌題趙乾所畫原文

吳頭楚尾滄江清,元冥試令飛初霙。

驢背客寒風打笠,江心漁樂舟沖凌。

蘆腰已折須添白,山頭乍失髻矗青。

或見沙觜翁舉網,尚有船唇兒弄罾。

夫豈皸瘃之不懼,衣食切已勞經營。

冰魚凍蟹入盤活,誰家羊膏佐軟烹。

造物不齊有如此,對之令人感慨增。

瑤機錦綍識異物,傳來北宋騰清聲。

奎章學士丹邱生,一時法眼精品評。

燭照意移生栗烈,畫時不知呵凍幾度方能成。

詩詞問答

問:江行初雪歌題趙乾所畫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江行初雪歌題趙乾所畫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九

2. 畫尾有元臣進入署名

參考注釋

吳頭楚尾

指古 豫章 (今 江西省 )一帶。其地位於 春秋 吳 的上游, 楚 的下游,故稱。 宋 黃庭堅 《謁金門·戲贈知命》詞:“山又水,行盡 吳 頭 楚 尾。” 元 喬吉 《滿庭芳·漁父詞》曲:“ 吳 頭 楚 尾,江山入夢,海鳥忘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術數》:“ 劉養正 以帝星在 吳 頭 楚 尾,故勸 宸濠 反,不知應在 嘉靖 也。” 周泳 《秋懷並留別湘中諸友》詩之八:“ 吳 頭 楚 尾重回首,眺盡寒蕪幾點鴉。”

滄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詩:“滄江路窮此,湍險方自茲。” 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詩:“比來訊息風塵斷,白首滄江學釣魚。” 清 吳偉業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台慟哭記》詩:“ 子陵 留高臺,西面滄江緑。”

元冥

(1).即玄冥。水神名。《山海經·海外北經》“北方 禺彊 ” 晉 郭璞 註:“字 元冥 ,水神也。” 宋 范成大 《三次喜雨詩韻少伸嘉頌》:“天籟侵晨占少女, 雨師 連夜檄 元冥 。”

(2).即玄冥。深遠幽寂。亦借指太空。 明 何景明 《告咎文》:“乘元冥以丞行兮,乃覲帝於 太微 。”

試令

謂試用的縣令。 清 顧炎武 《郡縣論》二:“改知縣為五品官,正其名曰縣令……其初曰試令,三年,稱職,為真。”

寒風

寒冷的北風

寒風刺骨

江心

江中央。對江邊而言。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詞:“宿鷺眠鷗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宋 張唐英 《蜀檮杌》卷上:“日正午,暴風起,須臾,雷電冥晦,有白魚自江心躍起,變為蛟形,騰空而去。” 鄢國培 《巴山月》第七章五:“船在江心離岸很遠,只聽江水衝擊著船舷嘩嘩響。”

山頭

(1) 山的頂部

(2) 山峰

(3) 比喻獨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頭

沙觜

見“ 沙嘴 ”。

皸瘃

手足受凍坼裂,生凍瘡。《漢書·趙充國傳》:“將軍士寒,手足皸瘃,寧有利哉?” 顏師古 注引 文穎 曰:“皸,坼裂也;瘃,寒創也。” 宋 司馬光 《投梅聖俞》詩:“飢童袖擁口,手足盡皸瘃。”

衣食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種基本生活資料

經營

(1) 籌劃經管;組織計畫

這屆運動會真是煞費經營

韓魏之經營。—— 唐· 杜牧《阿房宮賦》

畢世而經營。——清· 黃宗羲《原君》

經營商業

(2) 規劃治理

經營天下

(3) 往來

經營原野

魚凍

(1).食品。魚烹煮後的湯汁凝結成的半固體。《南方周末》1992.6.12:“每頓用餐的最後,﹝他﹞常常愛吃一口魚凍。”

(2).石名。可制硯。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石語·端溪硯石》:“又下,麻鵲斑紋成魚凍,或如唾涎,亦有眼,眼中瞳含沙多脫去。”

盤活

採取措施,使資產、資金等恢復活力,產生效益:~資金|~了兩家工廠。

誰家

(1).何家,哪一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去年在誰家作館?’”

(2).誰,何人。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詠曰:‘眼心俱憶念,心眼共追尋;誰家解事眼,副著可憐心?’”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他題的名姓兒別,語話兒差,空著我擔個沒來由牽掛,這不識羞的漢子你是誰家?” 孫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列有對照表(即真人與書中人),也沒有聽說有誰家向作者提出抗議,或是起訴。”

(3).何處。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張元乾 《石州慢》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

(4).怎樣。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年少病多應為酒,誰家將息過今春。” 宋 張炎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詞:“好遊人老,秋鬢蘆花共色。征衣猶戀去年客。古道依然黃葉,誰家蕭瑟!”

(5).怎能。 唐 韓愈 《杏園送張徹侍御歸使》詩:“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後生。” 宋 吳文英 《瑞龍吟·送梅津》詞:“ 西湖 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為什麼。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一:“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宋 蘇軾 《謝人見和前篇》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雙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帶月鋤花,童子誰家,貪看 西湖 ,懶誦《南華》。”

(7).甚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出:“生: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弄?眾:《燭影搖紅》。” 錢南揚 校註:“誰家調弄,猶雲‘甚么曲調’。” 宋 張炎 《台城路·抵吳書寄舊友》詞:“雁拂沙黃,天垂海白,野艇誰家分曉?”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8).甚么東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雲]誰家一個黃口孺子,焉敢駡我?”參見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誰家》。

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不齊

在質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變的,可變的,不規則的,不均勻的

脈律不齊

有如

(1).猶如,好像。《詩·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吾聞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來自田間,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記·商君列傳》:“ 公叔 病有如不可諱,將柰社稷何?”《資治通鑑·後晉齊王開運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數千,將軍擁眾萬餘,不乘其未定而擊之,有如 唐 兵懼而自退,將軍何面目以見陛下乎!” 清 顧炎武 《義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誰與訴?”

(3).古人誓詞中常用語。《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楊伯峻 註:“‘有如’亦誓詞中常用語, 文 十二年《傳》‘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謂 河 神鑒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嘆曰:‘ 嬰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

令人

使人

令人髮指

令人興奮

感慨

心靈受到某種感觸而慨嘆(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變知人心啦!”——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於其遺事,斯誠後死者之羞也!——孫文《<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異物

(1) 珍奇的東西。特指稀有的美事

(2) 不同之事;其他事物。亦指其他事因

異物誤入氣管後要立即請醫生幫助取出

(3) 指死去的人

化為異物

北宋

朝代名。 宋太祖 趙匡胤 於公元960年建 宋 王朝,到 欽宗 靖康 二年(公元1127年)止,皆建都 汴京 (今 河南 開封市 ),共歷九帝,統治一百六十七年,史稱 北宋 。

清聲

(1).清亮的聲音。 漢 揚雄 《太玄賦》:“聽 * 之清聲,觀 宓妃 之妙曲。” 宋 梅堯臣 《秋日詠蟬》:“薄蛻聊依葉,清聲已出林。” 明 梁辰魚 《啄木兒·題閨中女郎》套曲:“聽清聲如柳外雛鶯。”

(2).清美的聲譽。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奉禮終沒,休矣清聲。” 唐 元稹 《遣病》詩:“ 李三 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明 楊慎 《貞靖李君阡贊》:“紹兩 馮 之清聲,戞二 陶 之玄韻。”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予讀是文,覺 彭公 之直節清聲固令人有生不同時之慨,而 山公 之風趣亦藉可想見矣。”

(3).謂疾促之聲。《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

奎章

(1).指帝王的詩文書法等。 宋 岳珂 《桯史·王義豐詩》:“山南有 萬杉寺 ,本 仁皇 所建,奎章在焉。” 清 顧炎武 《蟂磯》詩:“ 高皇 事業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自註:“廟中有 高皇帝 御製詩金字牌一扇。”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四:“ 仁宗 、 宣宗 、 文宗 聖製奎章,後先輝映。”

(2).仙人的手筆。《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奎章已拜看雲賜,真境空餘煮雪房。”

(3).泛指傑出的書法或文章。 明 李東陽 《柯敬仲墨竹二絕》詩:“奎章博士本書家,畫法翻將上品夸。” 清 顧嗣立 《讀<元史>詩》:“ 天歷 置奎章,作者首 虞 揭 。”

學士

(1) 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

文學士

(2) 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丹邱

見“ 丹丘 ”。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眼精

眼球。《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斷析 義恭 支體,分裂腸胃,挑取眼精,以蜜漬之,以為鬼目糉。” 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誌》:“我前畫大蟲,猶用金泊貼眼,我便不消得一對金眼精。”

品評

評價;評論

他開始品評油畫

燭照

照耀;照亮

陽光燭照萬物

栗烈

凜冽。形容嚴寒。栗,通“ 凓 ”。《詩·豳風·七月》:“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朱熹 集傳:“觱發,風寒也;栗烈,氣寒也。” 宋 范成大 《思佛亭曉望》詩:“栗烈剛風颳病眸,登臨何啻緩千憂。” 清 倪承茂 《苦寒行》:“ 燕山 九月即飛雪,玄冬寒氣更栗烈。”

畫時

即時;立時。《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諸州率借錢帛,赦書到日,畫時罷徵,出一千貫已上者與免科徭,一萬貫已上者與授本州上佐雲。”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札子》:“乞下兩省及司封、兵部、吏部、甲庫、學士、舍人院,據實録院所闕宣敕及詔書除目告詞,如移牒暫借,使畫時檢尋報應,不得稽緩。”《續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三年》:“五十家為大保……每一大保,夜輪五人往來巡警,遇有盜,畫時聲鼓,大保長以下率保丁追捕。”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呵凍

謂噓氣使硯中凝結的墨汁融解。 宋 周必大 《題東坡上薛向樞密書》:“是日其生朝也。身為二千石,士民當盈庭為壽,不則與家人飲食燕樂,乃齋心呵凍,極陳國計,其賢於人遠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六》:“簡擇數條,附此録之末,以不沒其篝燈呵凍之勞。”參見“ 呵筆 ”、“ 呵硯 ”。

詩詞推薦

江行初雪歌題趙乾所畫原文_江行初雪歌題趙乾所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