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除夜懷周子標上舍二首·其一
作者:方仁淵 朝代:清代原文
吾鄉同學一少年,白頭相見猶歡然。
學劍折節有周處,讀書排難無魯連。
登堂醉飽亦常事,剪燭笑談如懸泉。
回思離亂謀食苦,五嶽當游婚嫁先。
詩詞問答
問:《癸卯除夜懷周子標上舍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方仁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方仁淵的名句有哪些?答:方仁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同學
(1) 在同一所學校學習的人
同學不同班
甲乙同學。——清· 周容《芋老人傳》
(2) 對在校學生的通稱
張穎同學你來表演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相見
彼此會面
整個代表團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
歡然
喜悅貌。 漢 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故聖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上下俱欲,懽然交欣。”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五:“傾蓋懽然,呼酒對飲。”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我不得已,冠胡冠……以見我伯叔兄弟,接我親戚朋友,而後我伯叔我昆弟我親戚朋友乃始懽然釋然而怡然慰焉。”
學劍
學習劍術。謂學習武藝。《史記·項羽本紀》:“學書不成,去,學劍。” 北周 庾信 《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銘》:“青衿學劍,既為人主所稱;童子論兵,即佐中軍之策。”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宋 陸游 《醉歌》:“讀書三萬卷,仕宦皆束閣。學劍四十年,虜血未染鍔。”
折節
(1).屈己下人。《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 宋 王安石 《給事中孔公墓志銘》:“而宰相使人説公稍折節以待遷,公乃告以不能。”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 李遵勖 為駙馬都尉,折節待士。” 清 陳夢雷 《絕交書》:“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沖和,折節下交,每以遠大相許。”
(2).強自克制,改變平素志行。《史記·貨殖列傳》:“富人爭奢侈,而 任氏 折節為儉,力田畜。”《南史·循吏傳·何遠》:“ 遠 本倜儻,尚輕俠。至是乃折節為吏,杜絶交遊,饋遺秋毫無所受。” 宋 蘇軾 《方山子傳》:“少慕 朱家 、 郭解 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 鄭觀應 《盛世危言·防海下》:“為武員者皆折節讀書,不徒血氣之勇。”
有周
周 代。有,詞頭。《書·召誥》:“王先服御事,比介於我 有周 御事。”《詩·大雅·王文》:“ 有周 不顯,帝命不時。” 毛 傳:“ 有周 , 周 也。”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先生諱 泰 ……其先出自 有周 。” 晉 潘岳 《楊荊州誄》:“邈矣遠祖,系自 有周 。”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排難
(1).排除危難。 漢 王充 《論衡·答佞》:“ 儀 秦 ,排難之人也,處擾攘之世,行揣摩之術。”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英雄》:“雄,以其力服眾,以其勇排難。” 唐 柳宗元 《為崔中正賀平李懷光表》:“陛下但嘉其排難,不省其由,列為上公,命作元帥。” 宋 蘇軾 《新渡寺席上次韻送叔弼》:“多言雖數窮,微中或排難。”
(2).指調解糾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王 力為排難,請另命佳題。”參見“ 排難解紛 ”。
魯連
指 魯仲連 。 戰國 時 齊國 人。有計謀,但不肯做官。常週遊各國,排難解紛。 秦 軍圍 趙 都 邯鄲 , 魯連 以利害進說 趙 魏 大臣,勸阻尊 秦 為帝,曾說:“彼( 秦昭王 )即肆然稱帝, 連 有蹈 東海 而死耳!” 齊國 要收復被 燕國 占據的 聊城 時,又寫信勸說 燕 將撤守。 齊王 打算給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個兼有隱士、俠客和政治家特點的人。事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後因被視為奇偉高蹈、不慕榮利的代表人物。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夫 魯連 之智,辭祿而不返。” 唐 李白 《古風》之十:“ 齊 有倜儻生, 魯連 特高妙。” 清 方文 《夜泊東昌》詩:“紛紛來往者,猶有 魯連 無?” 陳毅 《冬夜雜詠·含羞草》:“ 魯連 不帝 秦 , 田橫 刎頸死。”亦稱“ 魯連子 ”。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興詩》:“世無 魯連子 ,千載徒悲傷。” 明 高啟 《送沉徵士鉉歸海上》詩:“倘見 魯連子 ,殷勤煩寄聲。”
登堂
升上廳堂。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入門不咳,登堂無聲,二不肖也。” 唐 李賀 《感諷》詩之一:“縣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說唐》第十回:“二人攜手登堂,喜動顏色,頂禮相拜。”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現在已到門庭,請舉步入室登堂罷。”
醉飽
(1).謂酒食過度。《左傳·昭公十二年》:“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 孔穎達 疏:“食充其腹謂之飽,酒卒其量謂之醉。醉飽者,是酒食饜足過度之名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具言 灌夫 醉飽事,不足誅。”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或相聚飲食於肆,醉飽而去。” 魯迅 《南腔北調集·祝中俄文字之交》:“包探,冒險家, 英國 姑娘, 菲洲 野蠻的故事,是只能當醉飽之後,在發脹的身體上搔搔癢的。”
(2).“醉酒飽德”的略語。《隸釋·魏大饗碑》:“莫不歆淫宴喜,鹹懷醉飽。”
常事
(1) 平常的事
平生常事
(2) 常見的事
剪燭
語出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後以“剪燭”為促膝夜談之典。 清 吳偉業 《吳門遇劉雪舫》詩:“當時聽其語,剪燭忘深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與談詩文,慧黠可愛。剪燭西窗,如得良友。”
笑談
笑話;笑料
傳為笑談
懸泉
(1).形容漏壺滴出來的水。 晉 陸機 《漏刻賦》:“激懸泉以遠射,跨飛途而遙集。”
(2).瀑布。 唐 張九齡 《入廬山仰望瀑布水》詩:“絶頂有懸泉,喧喧出煙杪。” 宋 梅堯臣 《寄題絳守園池》詩:“懸泉瀉竇晝未停,飛玉貯藍光入屏。” 宋 郭彖 《睽車志》卷六:“峻溪急流,懸泉瀉瀑,衝石走沙,聲如雷動。”
回思
回想,回憶
回思創業時。——清· 黃宗羲《原君》
離亂
(1).變亂。常指戰亂。《晉書·刑法志》:“是時承離亂之後,法網弛縱,罪名既輕,無以懲肅。” 唐 李益 《喜見外弟又言別》詩:“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一本作“ 亂離 ”。 明 屠隆 《綵毫記·難中相會》:“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陳毅 《冬夜雜詠·吾讀》:“干戈離亂中,憂國憂民淚。”
(2).歷亂。紛雜貌。 南朝 梁 沉約 《反舌賦》:“其聲也,驚詭噂噆,縈紆離亂。”
謀食
設法尋求維持生活的門路
五嶽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婚嫁
結婚的行為或禮儀
標籤: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