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重九遇雨

作者:康與之 朝代:宋代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

重陽日,陰雨四效垂。
戲馬台前泥拍肚,龍山會上水平擠。
直浸到東籬。
茱萸胖,菊蕊濕滋滋。
落帽孟嘉尋篛笠,休官陶令覓蓑衣。
都道不如歸。

詩詞問答

問: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作者是誰?答:康與之
問:望江南 重九遇雨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望江南 重九遇雨是什麼體裁?答:詞

詩文賞析


這首諧謔詞很有名氣。據說是作者在“重九遇雨,奉敕口占” (見清徐釚《詞苑叢談》卷十一)。詞的情調是滑稽調侃,起到的藝術效果是“俗不傷雅,謔不為虐”的藝術效果。
詞的上片寫猖獗的語勢,下片寫登淋雨的狼狽相,採用誇張詞侃手法。上片以口語的形式發端,點明時間是重陽,氣候是限雨,極為平淡樸拙,不僅“老嫗能解”,抑且“老嫗能道”,忽然扣緊重陽登高的,連用兩個富有韻致的典故,就收到了“以巧補拙,以靈濟朴”的藝術效果。戲馬台即項羽曾經的掠馬台。在今江蘇徐州市南,宋武帝劉裕曾於重陽到此,置酒賦詩,後遂成為重九登高的勝地,見於《水經注·泗水》。
龍山會,指東征西大將軍桓溫於重九日游龍山,賓客雲集,互相調弄的韻事,見於《世說新語·識鑒》注。這兩個的歷史掌故 ,切合題旨 ,符合現實,隨手拈來,渾化無痕,不愧為用典的妙手。尤其是用典之後,分別續之以“泥拍肚”和“水平臍”,雅俗熔於一爐,意事合於一體,“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組成了雅俗互容的有機整體。“直浸到東籬”,是承接“陰雨”而來,也是為下片的“菊蕊”和“陶令”和伏筆,使之順利地過渡到下片。東籬,是賞菊之地。典出陶潛的“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飲酒》)。賞菊飲酒,是古代重節習俗 。在這裡 ,詞人誇張調侃,征典用事 ,緊扣題旨,圍繞重陽遇雨來寫,故能宕而不野,疏而不放。
過片處“ 須詞意斷而仍續,合而復分”(沈祥龍《論詞隨筆 》)。 這首詞過片的“茱萸胖,菊蕊濕滋滋”,是用“ 胖”和“濕”照應上片的“陰雨”,用“ 茱萸”和“菊蕊”照應上片的“戲馬台 ”、“龍山會”和“ 東籬”等,便是“詞意斷而仍續”。上片寫雨大,寫所見,下片寫遇雨,寫所見,都是寫重陽遇雨 ,卻各有側重,便是“合而復分”。在這斷續分合之間 ,表現了這首詞的“吞吐之妙”。古代重陽登高時有插茱萸 ,飲菊酒的習俗 ,以避災禍(見梁吳均《續齊諧記》),王維有詩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可是而今呢?雨垂水漫,“尋篛笠”、“覓蓑衣”還來不及哪還能插茱萸、賞菊花呀!即使是灑脫的孟嘉天真的陶潛,在那樣的傾盆大雨下,也要面對現實,使自己可以逃脫“落湯雞”的厄運 。“落帽孟嘉”照應上片的“龍山會上 ”。孟嘉陪同桓溫登龍山,帽子被風吹落,卻沒有發覺。桓溫讓孫盛作風嘲笑他,孟嘉提筆作文回敬,文采甚美,四座嘆服,後遂成為九日登高的韻事。
“休官陶令”與上片的“東籬”相呼應。《宋書·隱逸傳》說 :陶潛當彭澤縣令時,“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 :‘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 ’。即日解印綬去職 ,賦《歸去來》以見志”。
對這樣兩個瀟灑 、高潔的人,詞人採用漫畫的手法,塗抹出他們的狼狽相,進行調侃和嘲弄,最後,詞以“都道不如歸”作結。曾有人把這句詞改了,據周必大《二老堂詩話》記載 :“與之自語人云,末句或傳‘兩個一身泥’,非也 。”他所以認為不是,是因為這樣便成淺俗而無餘韻的詞文,使前兩句對古人的雅謔得不到意趣的照應 。“不如歸”者,多用於久客思家或久宦思隱的場合。這裡卻因承上雅人遇雨,體會他們的心意說 :與其“尋篛笠”、“覓蓑衣”,倒不如趕快回家去,便淋不著矣。化雅言為俗意,以妙語結詞情,用筆既搖曳生姿,下語又冷雋可喜,不離謔雅風調,又收餘味不盡的效果,所以為高。元人小令中頗多這類雋語。如盧疏齋《朱履曲》賦雪天飲酒聽歌之樂,天雲 :“這其間聽鶴唳,再索甚趁鷗盟。不強如孟襄陽於受冷 !”結句有如奇兵突出,借孟浩然踏雪尋梅故事而別有意會,耐人尋味,與此詞結尾可謂異曲同工。

詩詞推薦

  • 古意

    陸游宋代〕夜泊武昌城,江流千丈清。寧為雁奴死,不作鶴媒生!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曉賦

    陸游宋代〕八月江湖風露秋,時聞脫葉下梧楸。離離斗柄西南指,爛爛天河今古流。人語正讙過古埭,角聲三弄下譙樓。百城
  • 阮郎歸

    趙彥端宋代〕一春種得牡丹成。那知君遽行。東君也自沒心情。夜來風雨聲。追間闊,數清明。不應歌渭城。只愁河畔草青青。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吳融唐代〕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月不長圓花易落,一生惆悵為伊多。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過秦樓·紺玉波寬

    周密宋代〕紺玉波寬,碧雲亭小,苒苒水楓香細。魚牽翠帶,燕掠紅衣,雨急萬荷喧睡。臨檻自采瑤房,鉛粉沾襟,雪絲縈指
  • 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

    陳棣宋代〕合綴嚴宸玉筍班,尚勞小試簿書間。溟鯤未擊三千里,天驥終歸十二閒。望氣行看求利劍,知音當已識高山。逼人
  • 慧日寺

    孔武仲宋代〕山外歸來酒半酣,衣襟翠色貯煙嵐。泉聲自是小三峽,林色可名東萬杉。江面深沉帶地流,清風爽氣入層樓。倚欄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武夷山

    劉學箕宋代〕十年不到武夷山,幾與神仙絕往還。九曲依然青嶂裹,一峰仍插畫檐間。潺湲野水溪隨轉,縹緲秋雲意自閒。我見
  • 黃鈞宋代〕水遠山遙疑劍斷,風愁雨恨只鈴知。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受業師孫請贊

    釋法薰宋代〕削髮村院裡,僻陋少見聞。信腳到南地,也作住山人。龍床角畔脫空話,引得衲子如蜂屯。思歸未得,故國夢頻。
  • 寒雞

    滕岑宋代〕寒雞強知曉,初鳴夢驚破。我事不在早,援衾且復臥。待旦枕戈寢,將朝盛服坐。吾生無怨仇,吾責非輔佐。況當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顏侍御廳叢篁詠送薛存誠

    盧綸唐代〕玉乾百餘莖,生君此堂側。拂簾寒雨響,擁砌深溪色。何事鳳凰雛,茲焉理歸翼。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即事

    陳深宋代〕忽忽春將晚,幽窗趣亦佳。山峰時入座,野鼠畫緣階。俗事何能已,浮生信有涯。莊書讀一尺,聊復散幽懷。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雪竇飛雪亭和孫使君

    戴表元宋代〕匡廬亦有千尋瀑,無此陵虛翠玉台。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飛鳥雪中來。山神禁肅難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見說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徑山出鄉舟中寄二偈示眾

    釋鹹傑宋代〕大丈夫兒合自知,得便宜是落便宜。無心用處急回首,莫待天明失卻雞。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度金沙嶺

    鄭剛中宋代〕兩行古木影交加,山欲侵雲水見沙。最好嶺前鷗鷺起,竹林深處兩三家。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勵學

    王建唐代〕買地不肥實,其繁系耕鑿。良田少鋤理,蘭焦香亦薄。勿以聽者迷,故使宮徵錯。誰言三歲童,還能分善惡。孜孜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劉龍洲祠

    凌萬頃宋代〕嘗隨薦鶚上天閽,肯信荒山泣斷魂。百歲光陰隨酒盡,一生氣概只詩存。冢傾平地藤蘿合,碑倚空岩霧雨昏。縱是
  • 寄泉州□侍郎

    白玉蟾宋代〕海山迢遞信音稀,靜對斜陽獨倚扉。回首八千餘里路,覺今二十一年非。白雲流水聊相伴,絳闕清都未得歸。昨夜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詠畫屏風詩 七

    庾信南北朝〕高閣千尋起。長廊四注連。歌聲上扇月。舞影入琴弦。澗水纔窗外。山花即眼前。但願長歡樂。從今盡百年。
望江南 重九遇雨原文_望江南 重九遇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