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戲占

作者:李寄 朝代:明代

七夕戲占原文

誰家姊妹拜天孫,絮絮通陳乞巧文。

織女只因無巧算,年年直待此黃昏。

詩詞問答

問:七夕戲占的作者是誰?答:李寄
問:七夕戲占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七夕戲占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李寄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寄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誰家

(1).何家,哪一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去年在誰家作館?’”

(2).誰,何人。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詠曰:‘眼心俱憶念,心眼共追尋;誰家解事眼,副著可憐心?’”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他題的名姓兒別,語話兒差,空著我擔個沒來由牽掛,這不識羞的漢子你是誰家?” 孫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列有對照表(即真人與書中人),也沒有聽說有誰家向作者提出抗議,或是起訴。”

(3).何處。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張元乾 《石州慢》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

(4).怎樣。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年少病多應為酒,誰家將息過今春。” 宋 張炎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詞:“好遊人老,秋鬢蘆花共色。征衣猶戀去年客。古道依然黃葉,誰家蕭瑟!”

(5).怎能。 唐 韓愈 《杏園送張徹侍御歸使》詩:“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後生。” 宋 吳文英 《瑞龍吟·送梅津》詞:“ 西湖 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為什麼。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一:“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宋 蘇軾 《謝人見和前篇》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雙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帶月鋤花,童子誰家,貪看 西湖 ,懶誦《南華》。”

(7).甚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出:“生: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弄?眾:《燭影搖紅》。” 錢南揚 校註:“誰家調弄,猶雲‘甚么曲調’。” 宋 張炎 《台城路·抵吳書寄舊友》詞:“雁拂沙黃,天垂海白,野艇誰家分曉?”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8).甚么東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雲]誰家一個黃口孺子,焉敢駡我?”參見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誰家》。

姊妹

(1) 姐姐和妹妹;對年輩相當的女性的通稱

(2) 比喻結成像姊妹那樣密切關係的

姊妹船

(3) 妓女

天孫

(1).星名。即織女星。《史記·天官書》“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 唐 司馬貞 索隱:“織女,天孫也。”

(2).指傳說中巧於織造的仙女。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下土之臣,竊聞天孫,專巧於天。” 清 洪昇 《長生殿·密誓》:“[旦]今乃七夕之期,陳設瓜果,特向天孫乞巧。” 聞一多 《紅燭·秋色》詩:“喔!我要請天孫織件錦袍,給我穿著你的色彩!”

(3). 泰山 的別名。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 泰山 一曰 天孫 ,言為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絮絮

形容說話連續不斷

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通陳

禱告,禱祝。《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滿 見真神下降,叩首不迭,志心通陳,求判偷銀之賊。”《何典》第一回:“ 活鬼 朝上跪下,通陳了心思,磕了一頓響頭。”

乞巧

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鍼,或以金銀鍮石為鍼,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 林傑 《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 歐陽山 《三家巷》三:“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緻的巧活兒,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來乞巧。”

織女

(1) 織女星的古俗稱

(2) 從事紡織的女子

直待

一直等到;直要。 唐 司空圖 《楊柳枝壽杯詞》之七:“直待玉窗塵不起,始應金雁得成行。”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僧 可遵 者,詩本凡惡,偶以‘直待眾生總無垢’之句為 東坡 所賞。”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掛著拐幫閒鑽懶,縫合脣送暖偷寒。”

黃昏

(1) 日落以後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間

奄奄黃昏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漸黃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揚州慢》

(2) 見“傍晚”

詩詞推薦

  • 浣溪沙·轉燭飄蓬一夢歸

    馮延巳唐代〕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愿與身違。待月池台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暉。登臨不惜更沾衣。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晚

    許景衡宋代〕行樂連三月,漁樵亦醉吟。桑麻須日力,花絮識春深。飄泊驚時變,文章信陸沉。故園渺天末,無限欲歸心。
  • 別僧(一作留別蘭若僧)

    陳琡唐代〕行若獨輪車,常畏大道覆。止若員底器,常恐他物觸。行止既如此,安得不離俗。
  • 三月晦日送春

    宋祁宋代〕倏忽韶光第九旬,無花何處覓殘春。長繩萬尺非難具,誰與天邊絆日輪。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乾隆清代〕節前雖得雪,一寸澤猶微。長至方三日,優沾逮近畿。積來盈四五,潤實普郊圻。駢疊承天佑,惟欽敕萬幾。
  • 錦蓑衣

    賈似道宋代〕翅寬翅急最為低,識者當場便敢欺。生得兩邊如烏翅,名傳天下錦蓑衣。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寄題石湖海棠

    范成大宋代〕老懶居家似出家,園林春色雨沾沙。海棠尚自無心看,天女何須更散花?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後洪入

    洪咨夔宋代〕古木陰陰兀老蒼,月於疏處弄昏黃。巡檐不見梅花面,認得東風句子香。
  • 吳虎臣獻書行闕

    黃彥平宋代〕山北山南煙靄橫,破煙啼鳥已催耕。能來夜雨連床語,大似春風不世情。琳館陸沉吾已老,金門寵辱子方驚。集賢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雪霽月明獨步梅花下

    曲貞宋代〕雪晴月白梅花芬,朗行恍在瓊瑤京。光搖燦燦玉宇淨,香浮靄靄銀河明。乾坤元氣正澄澈,林巒景色何晶熒。風神
  • 病中散步六絕

    岳珂宋代〕絕憐倦翼晚風高,解枼歸來得故巢。物態隨人也歡喜,遊絲不住舞蠨蛸。
  • 送王鍊師歸嵩岳

    棲白唐代〕飄然綠毛節,杳去洛城端。隔水見秋岳,兼霜掃石壇。一溪松色古,半夜鶴聲寒。迥與人寰別,勞生不可觀。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五言陳橋驛

    沈遘宋代〕天命豈人力,神功非智窺。藝祖昔臣周,周德久已衰。上將分六師,北征在郊圻。士卒中夜起,神器倉猝移。誰言
  • 勸民歌

    沈鍊明代〕爾我心高氣岸浮,自誇伎倆舌如流。天公早已安排定,用盡機關不到頭。
  • 玉琴軒

    乾隆清代〕長風落虛谷,繞砌足流泉。既可坐延爽,還因悟在川。無聲不入律,有色總捐妍。設以焦桐喻,吾惟愛大弦。
  • 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呂岩唐代〕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襄陽城裡沒人知,襄陽城外江山好。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淮南夜泊

    黎廷瑞宋代〕低篷矮艇載詩翁,又泊淮南港汊東。月黑荒村行獨虎,雲深遠渚拍低鴻。詩書落落心如梗,天地悠悠鬢欲蓬。輾轉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 辭薦

    何失元代〕平生疏懶性,發赤向人前。豈識為官貴,那貪處士賢。慈親俱老大,稚子始狂顛。此日能完聚,稱觴賴聖年。
  • 詠歐陽永叔文石硯屏二首

    梅堯臣宋代〕鑿山侵古雲,破石見寒樹。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中又隱孤壁,紫錦藉圓素。山只與地靈,暗巧不欲露。乃值
  • 和宋憲乙丑元夕韻

    何澹宋代〕三神山中隔凡塵,簫鼓喧闐午夜聲。十里綺羅開翠幕,一天星斗不層城。也知故國風光麗,尤喜新元谷價平。衰朽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
七夕戲占原文_七夕戲占的賞析_古詩文